本篇文章1912字,读完约5分钟

自2014年6月以来,a股牛市已经开始。截至2015年3月11日收盘,上证综指从去年6月3日的2039点上涨至3290点,涨幅约为61.35%。尤其是在去年11月和12月,大盘股开启了一年一度的估值修复市场。在银行、证券和保险等重量级股的推动下,上证综指在去年11月至12月的两个月里上涨了33.08%。

私募大肆分红意欲何为

在这样的牛市下,许多私募已经赚了很多钱,因为他们踏上了这轮蓝筹股市场。根据好买基金研究中心的数据,在最近6月有业绩数据的3613只基金中,有3125只基金在最近6月有正收益率,占86%。事实上,在积累正回报的同时,私募股权基金也获得了基金分红的客观条件。

私募大肆分红意欲何为

好买数据显示,自2014年6月以来,私募分红数量大幅增加,截至2015年3月11日,私募分红数量为1089笔。值得注意的是,自去年6月以来,单个月通过私募支付的股息数量甚至超过了此前的年度股息。其中,2014年12月,私募每月派息252次,这也是自2006年出现私募以来派息次数最多的一个月。

私募大肆分红意欲何为

正确对待私募股权红利

对于投资者来说,应该注意的是,私募分红现象不能简单地分为“好”或“坏”,但分红只是判断该基金短期运营效果的一个指标。一般来说,私募的股利形式与公募基金相似,可分为三种形式:拆分、现金股利和股利再投资。

私募大肆分红意欲何为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无论何种形式的股息,其总资产的价值并没有为投资者所改变,而只是以增加基金份额或增加现金的形式。因此,纯粹从这个角度来看,私募股权分红可以说只是一种心理安慰,对总资产没有真正的影响。不同的是,在现金分红之后,私募可以有效地控制其产品的规模,避免规模过大对运营的影响。

私募大肆分红意欲何为

然而,在目前的时间点上,在去年11月和12月大幅上涨之后,过去两个月的市场表现一直相对疲弱。此时,许多私募选择支付红利,这意味着他们以前的成就将会实现,他们将会被保存。事实上,在去年市场高增长阶段,私募股权基金取得了较好的正回报,私募股权基金经理可以通过分红将前期积累的部分收益分配给投资者,这也可以避免市场前景可能带来的市场回调风险。正因为这个原因,去年11月、去年12月和今年1月的私募股息分别是98,252和108。

私募大肆分红意欲何为

出色的业绩催生了私募股权股息潮

一般来说,业绩是分红的先决条件,而私募更愿意在市场好转时分红。一些私募股权基金已经在合同中提前同意了分红条件。只要业绩符合约定的条件,这些私募股权基金将按照合同约定,每季度或每年支付股息。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形式的约定股息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为对客户非常有吸引力的优势。

私募大肆分红意欲何为

以去年底私有化的王如元为例,他对政策和市场热点的把握相当准确。在过去的几个月里,王如元的私募产品表现良好,产品业绩超过了约定的分红底线。他的许多产品也在今年年初支付了现金股息。此外,明大1号和明大2号(单位净值初始值为100),分别于2014年12月15日和2014年12月10日分红,每股分红100元。就过去的私募分红而言,这种慷慨的分红仅次于去年11月大规模分红的泽Xi。

私募大肆分红意欲何为

值得注意的是,明大1号和明大2号之所以能够支付如此大的股息,是因为它们的出色表现。根据好买基金的数据,明大1号在2014年12月15日分红时,其单位净值高达3.4301元。截至2015年3月12日,明大1号在最近6月份的收益率高达50.72%。通过对分红当日累计净值和分红后净值的比较可以看出,明大1号和明大2号的单位分红几乎占了分红前净值的一半。在这次现金分红之后,明达很好地控制了其产品的规模。

私募大肆分红意欲何为

不应低估现金股利对投资者的吸引力

事实上,尽管私人股本股息不会改变投资者的实际总资产价值,但必须承认,股息对客户仍有吸引力。原因可能是许多购买私募产品的客户习惯于购买固定收益产品,这些产品通常支付固定利息。这种定期付息的形式相当于私募中的现金分红,更适合高净值客户的习惯。

私募大肆分红意欲何为

此外,在私募产品的设计中,一些私募也通过设计约定分红来吸引客户。一般来说,私募股权分红吸引高净值客户的原因主要有两个:第一,一些客户希望在持有产品的同时每年能看到一点利润;第二,许多客户想暂时把他们的利润放在安全的地方,留给未来投资。此外,当市场没有出现大牛市时,股息可以给想赎回的客户一个“缓冲期”。

私募大肆分红意欲何为

事实上,对业绩有一定的要求,无论是私募的自愿分红还是合约中约定的强制分红。只有当产品的利润得到保证时,才有分红的蛋糕。然而,从分红的历史来看,也有一些产品有分红记录,但它们仍然无法避免终止。因此,从本质上讲,不可能从一个红利来判断基金业绩的可持续性。因此,投资者不能仅仅通过支付股息来判断一只基金是好是坏。在选择基金时,应结合历史业绩、经理人管理水平和投资风格做出综合判断。

标题:私募大肆分红意欲何为

地址:http://www.cwtstour.com/ccxw/146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