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156字,读完约3分钟

被称为“中国心脏”的空航空发动机项目,于2015年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报告指出,要实施航空空发动机、燃气轮机等重大项目,加强国防科研和高技术武器装备建设。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的信息监测,政府年度工作报告中提到的重点项目将在后续工作中得到有效落实。潜台词可能表明,各方面的准备工作已经逐渐成熟,特别支持政策已经显示出一种现成的趋势。

首入政府工作报告信号强烈 航空发动机专项呼之欲出

去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的扩大一带一路和自由贸易区的试点;2015年的“互联网+”和2025年的“中国制造”已经成为地方政府乃至资本市场的热门话题。

首入政府工作报告信号强烈 航空发动机专项呼之欲出

航空空发动机专项不仅对发动机行业本身有很大的推动作用,而且更有利于引领科技创新,将行业4.0推向一个新的水平。发动机零部件、总装和高温合金材料等配套产业将获得巨大的进口替代空空间。同时,也有利于吸引社会资本的广泛参与,促进经济增长。

首入政府工作报告信号强烈 航空发动机专项呼之欲出

航空空发动机专注于工业制造和信息产业的高精度技术,最能反映一个国家的工业基础、科技水平和国防实力。航空空发动机是迄今为止人类最复杂的工程技术领域之一,被誉为现代工业的“皇冠上的宝石”。目前,世界上只有英、美、俄等少数几个国家能够自主开发空航空发动机,而中国高度依赖进口。

首入政府工作报告信号强烈 航空发动机专项呼之欲出

相关数据显示,中国的军用发动机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近30年,中国严重依赖俄罗斯,民用航空空发动机几乎空白。目前,我国在飞空发动机设计和制造的各个方面都比较薄弱,尤其是材料、关键零部件和制造设备。

首入政府工作报告信号强烈 航空发动机专项呼之欲出

为了提高国航空发动机的国产化率,更好地为国家安全服务,中国从2011年开始对空航空发动机进行重大专项研究。AVIC南方集团董事长彭建武在两会期间表示,由于开发复杂、投资巨大、产品和技术开发周期长,从最初的技术前期研究、项目开发到最终批量生产至少需要15-20年,甚至30年。彭吴健认为,从国家战略层面推进航空空发动机重大项目的实施,符合航空空发动机的发展规律,是全面振兴航空空发动机产业的有利时机。

首入政府工作报告信号强烈 航空发动机专项呼之欲出

与此同时,中国正在制定类似于德国工业4.0战略的“中国制造2025”计划,为中国国际航空公司空发动机的研发提供支持。航空空发动机是现代尖端制造业的典型代表,集中体现了工业化和信息化的技术本质。在国家推进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背景下,重大专项的实施将带来产业链的辐射效应,在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中发挥重要的引领作用。

首入政府工作报告信号强烈 航空发动机专项呼之欲出

随着国家安全战略和国内替代的推进,空航空发动机重大项目有望获得国家1000亿级资金的支持,这将带来巨大的产业链拉动效应。根据该机构的计算,未来20年,国航空发动机和燃气轮机的需求将超过2万亿元,军用和民用市场将大幅增长。发动机零件和超级合金等配套产业链将率先受益于市场扩张。其中,高温合金材料是制造高性能、高可靠性、长寿命的aviation/き0/发动机涡轮盘的重要金属材料,其进口substitution/き0/室很广。

标题:首入政府工作报告信号强烈 航空发动机专项呼之欲出

地址:http://www.cwtstour.com/ccxw/148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