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203字,读完约3分钟
近年来,国家采取了一系列宏观调控措施,促进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深化产业融合。这有利于规模经济企业的兼并重组和产业升级。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无论是上市公司还是非上市公司,对并购、并购融资的需求都在迅速增加,国内商业银行拓展并购业务的热情也在逐步提高。

当前,中国产业结构调整和产能过剩化解进入关键时期。随着上市登记制度的改革和市场化的推进,行业和企业并购的新机遇已经孕育而生。金融机构如何在以市场为导向的并购浪潮中挖掘黄金,并利用金融工具来推动产能削减和经济重组?3月24日,2015中国M&A合作联盟M&A峰会论坛在京举行,金融机构人士提出了分析和建议。

民生银行(600016,Guba)董事长齐宏在论坛上表示,近两年来,新的经济常态已成为国内M&A市场繁荣的核心驱动力,基本可以判断,M&A一体化是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途径。

“近年来,国家采取了一系列宏观调控措施,促进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不断深化产业融合。”齐宏在论坛上表示,这将有助于规模经济和产业升级的企业实施并购。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无论是上市公司还是非上市公司,对并购、并购融资的需求都在迅速增加,国内商业银行拓展并购业务的热情也在逐步提高。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在主旨演讲中表示,2015年中国经济仍处于寻找新常态的过程中,所谓新常态是通过稳定转型升级完成的。从不同行业产能下降的进程来看,2009年和2010年中国制造业产能大幅扩张,但产能利用率曲线自2011年以来明显下降,这将带来产能过剩的消化。目前,产能过剩的上游产业基本上是资本密集型的重化工业,需要寻找新的方式去产能,更多地依靠并购等金融工具来升级和加快这一进程。

统计显示,2014年国内并购1929起,同比增长56.6%,并购金额1184.9亿美元,同比增长27.1%。与会专家认为,在全球经济普遍放缓的背景下,在国内产业整合和经济转型的背景下,产能过剩需要整合,新产业需要培育一段时间。经济发展的转型期给各行各业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与此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市场增长点,如区域和产业一体化的良好机遇。产业整合需要并购才能落地并实现,同时也带来了很多投资银行的机会。

西南证券(600369,古吧)董事长崔健表示,当前M&A有四大热点,即创新、跨境M&A和重组、国企改革和市场运作。国内企业跨国重组是企业发展和产业升级的需要,可以获得核心技术、管理经验和海外市场。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趋势是,上市的国有企业通过资产重估进行拆分再上市,从而实现更深层次的估值。基本路径是资产证券化的过程。但是,未来ipo登记制度改革启动后,企业的上市渠道将是扁平化的,这将进一步释放企业对M&A服务的需求。

齐宏还表示,所谓的M&A时期旨在进行短期市值管理,这表明证券市场和重组市场在促进产业升级和转型方面仍有很长的路要走。此外,从银行到股权融资基金,从监管到证券服务机构,在服务创新和产品创新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M&A业务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决定了企业需要各领域的M&A专家来提供从交易到融资的组合。
标题:经济新常态为并购市场繁荣提供核心动力
地址:http://www.cwtstour.com/ccxw/15230.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