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768字,读完约4分钟
3月24日,农业银行发布了第一份大型银行年度报告。目前,中国经济已经进入新常态。银行业如何适应新常态,积极服务新常态?经济增长放缓会给银行资产质量带来什么样的压力?在美国广播公司举行的业绩发布会上,美国广播公司高管逐一回答了这些热点问题。

现役新常态
中国农业银行行长张赟表示,当前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长呈现三个基本特征: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和动力转换,这将给中国银行业的增长模式和风险管理带来新的冲击和挑战。

在新常态下探索新机遇,加快产品和服务创新,不断提升综合服务能力。深化资产管理和金融市场业务改革创新。2014年,农行理财余额超过1万亿元;金融市场业务继续发展,做市商地位巩固,非重组债券投资收益率保持领先。

在信息技术方面,农行的电子银行功能和产品类别继续丰富,通过电子渠道进行的金融交易占89.6%。积极推进互联网金融创新和应用,加快发展移动金融和电子商务金融,探索发展数据网上借贷等业务。

与此同时,跨境金融服务能力不断增强,跨境人民币结算金额同比大幅增加。投行、租赁、保险等子公司稳步发展,境内外银行和公司联动的盈利效应进一步显现。

张赟表示,2015年,根据新常态提出的新需求,农行将充分发挥城乡联动的独特优势,着力打造“四化同步”发展格局,着力服务现代农业和新型城镇化,着力服务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着力服务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着力服务“一带一路”和自贸区建设,实现自身发展转型、金融服务质量提升和效率提升。

不良贷款的风险是可控的
农行风险管理总监宋先平表示,随着经济增长放缓,结构调整、去产能和去杠杆化进程继续推进,农行余额和不良贷款率上升。
根据年报数据,截至2014年底,农行不良贷款余额为1249.7亿元,比上年末增加371.89亿元;不良贷款率为1.54%,上升0.32个百分点。其中,利息贷款余额3111.73亿元,增长348.30亿元。

按地区划分,2014年,西部地区、环渤海地区和长三角地区的不良平衡被划分。分别增加108.09亿元、101.24亿元和68.69亿元;就行业而言,批发零售、制造业和房地产是不良贷款余额大幅增加的三个行业。分别增长191.55亿元、120.44亿元和20.59亿元。

据农行高层管理人员介绍,为应对宏观经济环境变化的挑战,保持资产质量的整体稳定,农行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完善贷款风险防控体系,提高客户评级、减值准备、经济资本计量和贷后管理制度;完善贷款质量控制机制,加强总行、分行和前、中、后台的统筹协调。开展担保圈、“两高一盈”等重点领域的信用风险管理,采取措施化解风险;创新处置方式,加大不良贷款的归集、转移和核销力度。

宋先平表示,不良贷款与经济环境密切相关,未来银行业不良贷款率仍可能上升。然而,随着今年和明年中国经济的稳定,人们相信,经过6至9个月的滞后期后,从今年年底到明年年初,银行的质量将趋于稳定。他认为,中国经济已进入新常态,银行业不良贷款在2%至3%之间波动是正常的。

坚持提高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据农行高管介绍,一年来,农行准确把握了“新农业、新农村、新农民”和“大农业、新农村、大农民”的内涵,着力服务农业现代化和新型城镇化。围绕现代农业、新型城镇化、县域工商企业等重点领域,加大“三农”和县域金融服务力度,县域贷款和垫款达到2.65万亿元,同比增长12.93%。

围绕投资的关键作用,农行进一步突出了企业业务的支柱功能。切实提升“四大板块”、“三大支撑带”、“自贸区拓展”等国家重大发展战略服务能力,创新新产业、新业态金融服务模式,加大对棚户区改造、保障性住房建设和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

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底,农行新增重大项目贷款1360亿元。加大对节能环保、信息技术、高端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支持力度,新增贷款1291亿元。继续完善小额信贷和消费金融服务,增加小微企业贷款1616亿元。

围绕出口支撑作用,以“一带一路”为重点,加强海外分销,强化企业“走出去”金融服务,大力发展跨境人民币、贸易融资等重点业务。
截至目前,农行已为海外同业开立了230多个人民币同业账户,率先推出面向欧洲和中东地区的跨境人民币延迟清算服务。2014年,中国农业银行?分支机构完成跨境人民币结算11858.1亿元。
标题:主动服务新常态 资产质量风险可控
地址:http://www.cwtstour.com/ccxw/15244.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