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230字,读完约3分钟
3月,吉林公主岭陶家屯镇长河村董超农机合作社,春寒料峭,冬暖夏凉。董事会主席张玉珊正在和成员们一起总结今年的春耕生产计划。他说:“几天前,我用自己的5000元抵押贷款,农业银行给了我30万元贷款。此外,我用直接补贴资金抵押贷款,又借了7万元,总计37万元。今年,合作社购买大型农业机械和种子、化肥和杀虫剂的资金全部减少。让我们努力工作,一定会有好收成的!”

张玉珊的信心来自中国农业银行吉林省分行为春耕推出的一系列惠民金融措施。鉴于今年短暂的“春颈”农忙局面,为了抓住农忙季节,银行从资金、产品、服务等方面入手。,并实施金融“组合拳”为全省春耕生产注入强大动力。截至2月底,该行已累计向农民发放29.9亿元贷款,为春耕做准备。

春耕准备期间,涉农信贷需求大、金额大、时间紧。为此,银行把秋收作为春耕准备工作的开始。从去年10月开始,提前计划,在春耕准备期间,对农民贷款规模40亿元进行专项安排,支持农民开展春耕准备生产。自3月以来,鉴于农民集中购买种子、化肥、塑料薄膜、杀虫剂和其他生产资料,他们继续实行公开提供春耕贷款。

为提高春耕金融服务能力,我行从解决农户贷款抵押担保问题入手,通过加大“直补贷款”、强化“农地贷款”、持续推进“大户贷款”,有效满足了各类农业经营主体对农业生产的信贷资金需求。

“直补贷款”是一种普惠性金融服务,提供两种补贴,即农户粮食直补和农资综合直补。享受这两项补贴的农民可以申请。目前,我行已通过“直补贷款”发放春耕贷款1.43亿元。“农地贷款”是农村土地经营权的抵押贷款。在去年延边地区试点的基础上,我行今年将试点范围扩大到28个县。自去年10月以来,共发放了133笔“农地贷款”,金额为6162万元。“大规模贷款”是针对大型专业农户、家庭农场、产业链中的农户、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金融需求,以信贷、担保、抵押、质押等方式担保的大型农村个人生产经营贷款。单户贷款金额可达1000万元,可有效满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大规模集约化农业生产的资金需求。目前,已发放春耕贷款11.3亿元。

同时,我行还与农业银行租赁公司合作,探索建立农业机械租赁业务,初步确定大型拖拉机及配套深松深耕设备、大型联合收割机、粮食烘干设备等三大产品为营销推广重点,有效填补了农民购买农业机械的资金缺口,为农业现代化服务。

为有效提高春耕资金结算效率,本行顺应互联网金融发展新形势,扎实开展金穗“惠农通”工程质量提升和增亮工作,加强与政府相关部门、供销系统和农资商店的合作,充分利用全省农村设立的10576个服务点,切实提供惠农金融代理、农资购销支付结算等金融服务。在农业银行电子商务平台的帮助下,通过农业银行和省农委开发的“农商电子网”,为春耕金融服务提供了现代化的手段和方法,使农民不用出门就可以通过网络订购和准备春耕生产资料。目前,“电子商务网”已覆盖全省9个地区的692个农业经济站,农民通过“电子商务网”订购的农资已超过200万元。
标题:金融“组合拳”助力春耕备耕
地址:http://www.cwtstour.com/ccxw/15373.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