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851字,读完约2分钟
丹东1月25日电(沈成李季春)春运,中国北方正好迎来了今冬最冷的天气,北风凛冽,水滴结成冰。
25日凌晨3点50分,沈阳铁路局丹东工务段南芬桥隧道工区工长刘运明,班长韦光带领员工,戴上头盔,被前灯和手电筒照射,用手中的冰铲和龙头在隧道圆顶和隧道墙的

福金隧道位于本溪郊外的福金岭之下,沈丹铁路的上行、下行和溪辽线在这里交叉。 这条福金岭下面的三条隧道是因为“唇齿相依”。 隧道建设年代久远,由于自然环境侵蚀等原因,隧道内圆顶和隧道墙两侧冬天结冰严重,如果不及时清除,将严重威胁行驶安全。

三条福金隧道的平均长度都在两公里以上。 刘运明这个工作组需要每天早上3点30分到晚上21点40分,冒着寒冷进入三条隧道。 每次的作业都需要在隧道里停留三四个小时。 每次大约走10公里左右,需要绕三个隧道的所有枕头。 粗略计算,每天必须巡逻17小时,步行30公里。 其中,隧道内的员工可以去除12、3小时,每个班次5、6立方米的坚冰。 粗略计算,在春季运输期间,员工们需要去除600立方米的坚冰。
每天早上,各组拿着4米的刀片、平头和员工拿着手电筒和头盔,列队进入隧道清除积雪。

班长带领冰组员工在手电筒的光引导下,一步一步抬起头,仔细搜索隧道洞顶上的冰柱,然后手里挥动4米冰敲了几个点,员工们抬起头,熟练地操作手上的冰清理冰柱。

在韦光后面,刘运明带着刨冰组的员工清除隧道侧壁和线路上的积冰。 在黎明的辽东山区,寒冷压迫着人。 员工的脸颊冻得通红,挥舞大家手中的大头镐,一下子清除侧壁和线路上的冰。 冰飞溅到员工的脸上、鞋子和衣服上,过了一会儿,衣服和鞋子就被冰水活活地流汗了。

4点10分,刘先生带着员工完成沈丹下行线路的福金隧道除冰任务,移动到位于溪辽线的福金隧道继续除冰作业时,从北京到丹东的27趟国际列车迎风通过了下行隧道。

7点40分,完成除冰任务的员工们排队回到工区吃了自己做的茄子、土豆、辣椒“混搭”的“炖”。 这是因为隧道离市区很远,买菜不方便,大家需要一次不重复2天6顿饭地购买,在工地做饭。
标题:热点:春运:沈丹铁路线隆冬时节除冰人
地址:http://www.cwtstour.com/ccxw/17606.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