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729字,读完约2分钟

中新社哈尔滨9月24日副标题:巴洛克百年街区涅槃再生

中新社记者王晓丹李柏杨

71岁的刘子华是哈尔滨“中华巴洛克”老城区的剃刀师。 每天早上,他准备热水和剃刀等旧东西,等中继器按计划来,等着离开旧街道的日子。

哈尔滨道外区保存着融合中西建筑风格的历史街区,西方巴洛克建筑的外墙装饰着蝙蝠、牡丹、如意等中国文化的图案,它们被称为“中华巴洛克”。
“我出生时就住在巴洛克老街,已经70年了。 我对这里有很深的感情。 政府改造,让它恢复当时的风采,我首先支持! ”刘子华说。

热点:省城故事:巴洛克百年街区的涅槃重生

当地当局从2007年开始着手改造这个“鱼骨式”布局的城市空间。 现在完成的改造工程累计700万平方米,改造了单体建筑1274栋。

现在翻修工程进入第三期。 像刘子华这样的老街居民从老街搬家,去更宽敞明亮的大楼享受晚年。

刘子华看到眼前的铅灰色建筑群,他对周围的一切都视若无睹,说:“周恩来总理年轻时住在这里,当了一段时间教师。 前面的院子叫胡家大院,曾经乐善好施,住着为抗联战士送药的胡二爷。 后面的大院里住着一个老俄罗斯人,他教过我小提琴……

热点:省城故事:巴洛克百年街区的涅槃重生

20世纪20年代,这里有东华学校,校长邓洁民是周恩来南开的同学,五四运动前夕和1920年秋天周恩来来这里两次会见邓洁民,住在这里。

毗邻中俄边境的哈尔滨是中国东北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 这个中国最大的“中华巴洛克”建筑群曾经很繁华,金发碧眼的外国人出入其间。

哈尔滨市政府希望通过保护完善,恢复“中华巴洛克”建筑群当时的面貌。 根据计划,这里将保留历史的街区肌理分为民俗文化展示区、历史风貌展示区、小吃街、四合院酒店区等。

热点:省城故事:巴洛克百年街区的涅槃重生

在老化的狭窄院子里,93岁的张凤喜祖父的三代人拥挤在只有10平方米的小屋里。 张凤喜见证了这里从兴盛到衰退的全过程。

标题:热点:省城故事:巴洛克百年街区的涅槃重生

地址:http://www.cwtstour.com/ccxw/186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