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508字,读完约4分钟

绵阳5月10日电(记者杨丽) 4年前汶川大地震造成的破坏,在几个方面得到了修复。 4年后的地震灾区呈现出迅速发展的新气息。 在灾害救援、复兴、快速发展振兴的道路上,河流国有企业以坚强的臂膀,自助、勇敢承担责任,以自我牺牲的大气推进灾区重建,现在已成为推进灾区快速发展的中坚力量。
本黄瓜完成地震“马拉松”的胡成勇,现在是中石化绵阳科创园加油站的站长,地震发生后,他徒步翻山过岭100多公里,第一时间让企业了解平武白草、南坝加油站的损伤情况 但是,当我想起在地震中看到的场景时,这个强悍的男人流下了眼泪。

热点:汶川地震四周年:国企在四川的履责与成长

被称为“四轮金花”的中石化南堤加油站员工李海蓉、刘琼英、邓海燕、欧成会,在地震加油机破损、无法与外界联系的7夜6天内,打开油箱计量口,用近1升的计量器具,地震时储藏在油箱中1 四年后的今天,李海蓉对生活的最大认识,不是什么都做不到的。

热点:汶川地震四周年:国企在四川的履责与成长

他们作为国企的普通员工,是国企积极进行抗震救灾的缩影。

“5.12”汶川地震发生后,中石化西南油气分企业226个油气收集场站及西南石油局8个配气站严重受损。 中石化销售川渝分企业位于安县、什邡、绵克等重灾区的10个加油站被废弃,43个加油站和3个油库受损。

热点:汶川地震四周年:国企在四川的履责与成长

中国石化开展灾害对策自助,“受灾者的设置场所建设在哪里,天然气供给在哪里。 重建机械进行到哪里,柴油就会送到哪里”,调整资源计划,确保受灾地的能源供给,支持受灾地的重建。 2008年底在川西气田中浅层挖了20口井,新增天然气供给成都、德阳、绵阳等重灾区,保证了灾区人民冬天的煤气使用。

热点:汶川地震四周年:国企在四川的履责与成长

4年来,中国石化向灾区供应气体总量达到107亿立方米的中石化为绵阳等重灾区重建累计供应油品644万吨。 投资数千万元,新建了从德阳到北川和安县的天然气管道。 西南中石化油田党委副书记王德宽说,中石化已经尽力抗震救灾,天然气的蓝色火焰温暖了灾区的另一个冬天。

热点:汶川地震四周年:国企在四川的履责与成长

位于四川省重灾区绵阳的长虹集团,在地震后为在二期集资室房基地幸存的一千四百名北川师生做出了贡献,住了两年半。 二期集资室是当时一些员工梦想的婚房。 地震后,长虹集团与北川中学建立了长期的联系,长虹集团的各企业、各部门与北川中学建立了联系班,目的是星期六星期天与北川中学进行交流活动,支持北川中学学生的心理重建。

热点:汶川地震四周年:国企在四川的履责与成长

四川长虹电器株式会社企划部部长刘海中说:“汶川地震后,长虹集团与北川中学建立了深厚的友谊,现在也有员工在家接震灾中的孤儿过周末。 在长期的联谊交流中,长虹员工和北川中学老师的爱情也在增进,有人联系在一起。 ”。

热点:汶川地震四周年:国企在四川的履责与成长

中国石化、长虹集团用各自的方法真诚支持震灾后灾区重建,作为国有公司的代表,他们在实际行动中履行了大型国企的责任。

迅速的发展振兴提供动能。

“老百姓用多少煤气,中国石化西南油田供应多少煤气。 ”。 这是去年11月,成都市指导视察时西南油田作出的承诺。

支持四川省灾区重建快速发展理念,中石化西南油田也积极实施绿色低碳战术。 年西南油田万元产值综合能耗同比减少34%。 工业万元产值综合能耗比总部指标下降49%。 挖掘废水的解决、废弃浆液的解决、作业废液的解决完成率达到了100%。

热点:汶川地震四周年:国企在四川的履责与成长

对四川大企业长虹企业来说,四年经历了两次“地震”。 一是2008年汶川地震,一是年经济地震,长虹不仅克服了地震带来的困难,而且实现了新的增长。

热点:汶川地震四周年:国企在四川的履责与成长

年长虹整体销售规模突破700亿元,连续三年实现百亿增长,年销售规模超过800亿。 作为绵阳市三网融合的龙头公司,长虹将推动软件产业(操作系统、应用)、芯片产业、重要配套产业的迅速发展,提高绵阳科技城电子新闻产业的整体竞争力。 迅速发展的长虹发挥产业聚集效应,在产业辅助集群推动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独特经验,受到各方的关注。

标题:热点:汶川地震四周年:国企在四川的履责与成长

地址:http://www.cwtstour.com/ccxw/186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