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843字,读完约2分钟
遗传与精神病有一定的关系。 以精神分裂症为例,通常人一生中有0.86%~1%的机会罹患该病,通过系统地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家系调查(调查父系、母系三代),可以看出精神疾病的患病率比普通居民高6.2倍? 如果兄弟姐妹中有人得了这种病,其他兄弟姐妹的患病概率为8%; 父母一方有此病,其子女患病概率为15%; 如果父母有此病,其子女的患病概率将增加到40%左右。 另外,双生子(两个卵子和两个精子受精发育的双胞胎),如果一方有此病,另一方也有12%的患病机会的单卵双生子(一个卵子和两个精子受精发育的双胞胎)的同病率为47%。 另外,养子研究显示,精神分裂症母亲所生的孩子从小被收养,生活在正常的家庭环境中,成年后也显示出很高的患病率。

以上说明遗传因素是精神分裂症病因学的重要部分。 临床遗传学研究表明,血缘关系越近,遗传因素的影响越明显。 但是,为什么不直接将精神分裂症称为“遗传性疾病”,因为精神分裂症的遗传方法和遗传传播方式还没有定论,而且临床上有相当数量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没有家族史(家族中父系和母系三代都没有精神病患者)。 。

心境障碍是遗传性最高的精神病,其中双相障碍比单纯抑郁发作患者具有更高的遗传性,50%的心境障碍患者父母至少有一方有此病。 另外,如果父母中的一方有心境障碍,那孩子有27%的患病概率。 如果父母都是心境障碍患者,则其子女的女性患病概率可达50%~70%。 发现有心境障碍的父母的患病率为31%,在养父母中不过是12%。

其他类型的精神疾病也或多或少受到遗传因素的影响。 你可能在这里担心什么。 例如,儿童是否发病等,精神疾病的发病有多种原因。 遗传只是其中之一,并不是有遗传就一定会发病。 例如,前面提到的单卵双胞胎(基因都一样)一方患有精神分裂症,另一方患有精神分裂症的机会,理论上是100%,但实际上只有47%左右。 另外53%是其他因素。 因此,培养健全人格、增强对外界社会环境压力的适应能力等因素对预防精神疾病的发生有着非常积极和重要的作用。
标题:“精神疾病与遗传有关吗”
地址:http://www.cwtstour.com/ccxw/20216.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