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125字,读完约3分钟
数据结构是计算机学科的必修课,涵盖了计算机学科算法设计、数值分析、操作系统、编译原理等课程中几乎所有相关算法的实现。 学好这门课程不仅有助于这些后续课程的学习,实际上还有广泛的用途。

计算机是进行数据解析的工具,数据结构首要考虑的是数据的各种组织形态和基于这些结构的各种运算的实现。 它不仅为用计算机语言进行程序设计提供了方法上的理论指导,而且更高层次地总结了程序设计的常用方法和常用妙法。

本教程是作者在比较数据结构课程概念多、算法灵活性和抽象性强等优点,总结长时间教学经验的基础上编写的。 全书分为14章,第1章为绪论,介绍了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特别强调了算法分解的做法。 第二章是线性表,介绍线性表的两种记忆结构,即顺序表和链表的逻辑结构和基本运算的实现过程。 第三章是堆栈和队列,介绍这两个特殊线性结构的概念和应用:第四章是串,介绍串的概念和模式匹配算法。 第五章是数组和稀疏矩阵的数组,介绍了多维数组和稀疏矩阵的概念和相关运算的实现过程:第六章是递归,深入探讨了计算机学科中的递归设计方法,以及将递归算法转换为非递归算法的常规过程。 第七章是树形结构,介绍树和二叉树的概念以及各种运算的实现过程,其中特别强调二叉树的各种递归算法的做法。 第八章是广义表,介绍了广义表的记忆结构和相关算法的实现过程。 第九章是图,介绍图的概念和图的各种运算算法的实现过程。 第10章为了探索,介绍各种搜索算法的实现过程第11章是内排序,介绍各种内排序算法的实现过程:第12章是外排序,介绍各种外排序算法的实现过程。 第十三章是文件,介绍各文件的组织结构。 第14章介绍了面向对象的概念和用c +描述数据结构算法的方法,以便利用面向对象的方法来描述算法。

数据结构是一门应用性很高的课程,学生只有在掌握各种数据结构特别是记忆结构的基础上,尽可能多地进行地面机实习,将许多实验难以理解的抽象概念转换成实际计算机能够正确工作的程序,才能 为此,本教程强调上机实习文案,除最后一章外,其余各章均提供大量上机实验试题,供教师和学生选择。 另外,为了全面探讨在本课程学习末期或专业数据结构集中实习课(一般为36小时)上向学生提交的实验报告的模式,附录a给出了两个综合实验问题——附录。

为了便于学习和上机实验,编写了与本教程配套的《数据结构教程学习指导》和《数据结构教程上机实验指导》两个教材,组成了完善的教学系列。 在本系列中,所有程序都在visual c++6.0环境中通过了调试。

本教程及相关学习指导的编制得到武汉大学教务部“数据结构综合教学改革”教学项目的支持,是本课程组多位教师多年来在数据结构课程教学研究与教学改革中的经验和成果的结晶。 (编辑:徐建)
标题:“数据结构教程(C语言版)”
地址:http://www.cwtstour.com/ccxw/20237.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