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338字,读完约3分钟
毛泽东和周恩来
在生活中
这是1961年,毛主席在庐山人工湖游泳的时候。
这是1953年,毛主席和李敏、李纳、毛远新在溜冰场拍的照片。
吕厚民的家里还放着“毛主席在庐山”的照片。
1958年,吕厚民手持闪光灯、照相机、挎包和毛主席握手。
2004年12月24日,纪念毛泽东诞辰111周年的吕厚民摄影展在北京开幕的著名摄影家吕厚民陪同毛泽东的女儿李敏(右一)观看了展览。 青岛新闻网社图
2004年12月24日,纪念毛泽东诞辰111周年的吕厚民摄影展在北京开幕的著名摄影家吕厚民陪同毛泽东的女儿李敏(右一)观看了展览。 青岛新闻网社图
年3月9日有名的摄影家吕厚民于去年3月9日凌晨在北京去世,享年88岁。 吕厚民是毛泽东身边工作人员时间最长的摄影师,1950年,21岁的他被组织到中南海担任导师摄影师,14年间为毛泽东、周恩来等国家领导人留下了许多宝贵的时刻。

1953年,在中南海召开的中央人民政府第二十四次会议上,会议一结束,周恩来没有马上离开会场,拿着文件来到毛主席身边,毛主席注意到后马上站了起来,两人肩并肩,自然表情亲密。 由于对职业敏感,鲁老很快就拍下了这个画面。 这张《毛泽东与周恩来》照片在国内外媒体发表后,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之后,大幅画画,进入了千百万的中国家庭。

1961年至1964年间,吕厚民担任毛泽东的随身听记者,拍了许多广为人知的议长的照片。 比起任何会议和讲话的历史性时刻,吕厚民更喜欢拍主席日常生活的照片。

面对媒体的采访,他深深地回忆起了在毛主席身边工作的情况。 “给毛主席拍照的时候,他没说过你哪个能拍,哪个不能拍,哪个能发表,哪个不能发表。 包括游泳后,他都没有穿背心。 上去后,在那里晒太阳。 我把照相机对准毛主席,他还笑着看着我。 证明毛主席支持我们的事业,他很信任你。 所以在这期间,虽然任务很重,但是很舒服。

“我拍了很多毛主席和孩子们在一起的照片。 他的老人对孩子们和周围的人充满感情和关怀,和蔼可亲。
“当时我国正处于建国后最困难的时期,三年来自然灾害不断,中苏关系破裂。 在这样的国内国际环境下,作为党和国家的领导人,毛主席的思想压力很大。 今年夏天,我和毛主席一起来到庐山。 爬上庐山后,老人不舒服,连续几天没合眼,也没出门。 在晴朗的上午,在周围员工的劝说下,毛主席退出了办公室,出去散步,爬上含漱口。 站在长长的石凳边上后,毛主席的右手倚着腰望着远方,一句话也不说。 大约半个小时左右,他才坐在石台上,和英语翻译、秘书链接说话。 1961年夏天的这张照片,完美地融合了时代背景、自然环境和毛泽东当时的心境。

吕厚民在中南海工作期间,曾与毛泽东单独合影留念5次。
年,吕厚民作为摄影界唯一的代表,参加了习主席主办的文艺座谈会。 要谈论自己对照片的认识和认识,吕厚民强调技术和认识是不可缺少的。 “摄影是瞬间的艺术,需要多年的艺术修养的积累。 真实的照片反映了真实的历史,也是明天的历史。 在不无视转瞬即逝的历史的时候空,如果有眼光,就会看到技术操作能力。 好的眼力是你的认识能力。 技术能力是你对设备熟练的掌握技能。 技能和认识是统一的。 我通过镜头记录、提醒毛主席,感悟伟人的情操和风格,也影响了我的人生。 ”。
标题:“毛泽东专职摄影师吕厚民逝世 曾拍诸多珍贵瞬间”
地址:http://www.cwtstour.com/ccxw/20249.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