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063字,读完约3分钟
上个月,各学校相继开学。 就像“每次休假胖了3斤”一样,你身上的肉又多了吗? 你知道这些脂肪是怎么来的,又是怎么减少的吗?
脂肪是什么
人体内的脂肪可以分为几类。 皮下脂肪多见于真皮层以下、筋膜层以上。 对应腹腔储存的内脏脂肪组织和骨髓中存在的黄色脂肪组织,共同构成人体的脂肪组织。

脂肪vs淀粉,哪个更胖?
不少人通过不吃主食或不吃主食来达到减肥的目的,但脂肪和主食的代表淀粉,哪一个更容易长肉呢?
专家表示,食物中的脂肪比淀粉更容易进入体内的脂肪组织。 淀粉被消化吸收后变成血糖,身体有先变热再消耗的倾向。 吃下的脂肪,可以节约储存在脂肪细胞中。 身体分解食物的脂肪后不会用血糖值合成脂肪保存。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碳水化合物转换成能源的速度比脂肪快,它是容易采用的“现金”,脂肪是储备状态的“存款”。
脂肪的热量很高,所以饱腹感很低,但是多吃脂肪增加300卡路里(相当于33g烹饪油)很容易,相比之下多吃淀粉增加同样的卡路里(大约300g烹饪饭)很难。
脂肪“燃烧”的过程
储存过剩的脂肪对身体来说是沉重的负担,需要通过运动来消耗,也就是所谓的“燃烧”脂肪。 其实“燃烧”只是一个比喻,多年来科学界也没有准确地解释清楚,减肥中发生了什么,由此一直流传着“燃烧”的模糊概念。

人体需要一定量的葡萄糖,即使不从饮食中摄取,也可以通过糖分新生作用制造人体所需的最低量的葡萄糖。 糖质新生作用的过程消耗能量,也就是身体的脂肪。

减肥中的大部分脂肪( 80%以上)跑到了空气体中。 脂肪由碳、氢、氧组合而成,减肥中组合的二氧化碳随血液输送到肺部,作为呼吸空气体远离人体。 剩下的体脂以液体的形式(汗、尿、泪等)排出。

人体离不开脂肪
脂肪在人体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脂肪并不总是不好的,有时也有助于提高免疫力。 当然,那也分好坏。
人体内的白色脂肪主要用于储存能量,对很多人来说是导致肥胖的“坏脂肪”。 棕色脂肪是消耗能量,可以减肥的“好脂肪”。 白色脂肪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变成棕色脂肪。

人体中不可缺少脂肪的存在,但过多的脂肪堆积会导致我们现在常见的“三高”、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压等其他疾病。 对于脂肪含量超标的人们,科学降血脂是主要任务。

除了运动外,合理均衡的饮食也非常重要,应该控制蛋白质和脂肪的摄入比例。 请适量睡眠,不要睡得太好。 运动强度以中低强度为宜,时间超过45分钟,心率维持在130次/分左右。 运动负荷必须循序渐进,但必须多次持续。

快点运动吧
本作品为《科普中国-科学原理若干通》原创,转载时请注明出处。
标题:“你知道人体的脂肪是如何来的吗?”
地址:http://www.cwtstour.com/ccxw/20337.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