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300字,读完约3分钟
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础,工作在现代,效益在千秋。 乡村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快速发展对乡村振兴战术的实施、教育强国的建设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9月10日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要让农村学校获得越来越多的高质量教育资源,将越来越多的教育投入到加强农村师资队伍建设中来,弥补我国农村教育的短板,逐步缩小城乡教育的差距,促进农村振兴。

使教育现代化,让更多高质量的教育资源向乡村学校倾斜。 PT、flash动画……新疆乌鲁木齐县永合小学的语文老师俞蒂利用多媒体向学生讲述了水的变化及其利与弊、生动的形象。 多媒体教育使这个乡村小学充满了现代气息,但几年前,这里还是最早流传的教育方法,现在的一些变化是乌鲁木齐县积极推进的义务教育均衡迅速发展造成的。

不仅是教育形式,农村的办学条件也很完善。 今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农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的指导意见》中,提出要改进农村学校办学条件完整的办学标准,加快标准化建设,到2010年,办学条件达到所在省份明确的基本办学标准,农村娃有机会接触到越来越多的优质教育资源

据统计,年全国义务教育学校校舍面积比年增长10%。 体育场馆、音体美器材、实验仪器的达标率超过85%。 网络访问量超过90%,向农村输送了高质量的教育资源,城乡之间的教育差距逐渐缩小。

提出待遇纳入编制,让更多的教育向乡村教师倾斜。 “国将兴、必贵师和重傅。 》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人类文明的继承者,是我国教育迅速发展的第一资源。 处理我国乡村教育的短板,关键是教师。

为了让乡村教师“下、留、教得好”,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乡村教师支援计划(―年)》后,各地将制定相应政策,提高乡村教师的待遇。
河南省从4000年开始,累计招聘4000名小学全科教师,建立了“国培、省培、市培、县培、校培”五级联动系统。 加快乡村教师驾驶室建设,提高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标准。

山东省实行“两贴、两房、一体检、一特岗”等政策,提高乡村教师待遇。 全国较早实施城乡统一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农村小规模学校经班师核定后,全省核定编制5.64万名,占全省5%的比例增加农村教师附加值,另核定增加3.77万名。

从待遇、感情、制度上给乡村教师越来越多的实际支持,乡村教师队伍可以“下来、留下、教书”。 我相信将来乡村教师队伍会成长起来,为农村孩子们照亮学习之路。

乡村振兴,教育先行。 只有首先振兴乡村教育,培养有知识有能力的人才,才能不断为乡村振兴注入新鲜血液。 未来各地更加严峻,要继续加强农村教育建设,提高农村教育质量,争取年底85%的县(区)达到义务教育基本均衡。 年,基本上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迅速,农村儿童也能接受公平、优质的教育。 (文/魏利洁)

为了让乡村教师“下、留、教得好”,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乡村教师支援计划(——年)》后,各地将制定相应政策,提高乡村教师的待遇。 河南省从4000年开始,累计招聘4000名小学全科教师,建立了“国培、省培、市培、县培、校培”五级联动系统。 加快乡村教师驾驶室建设,提高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标准。
标题:“加大乡村教育“倾斜”政策”
地址:http://www.cwtstour.com/ccxw/20385.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