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259字,读完约3分钟

新闻网财经北京1月31日新闻(记者崔砚冬) 11个基础设施项目,1100亿元批准额,短短半个月,国家发改委挥鞭,驾驶新一年投资马车,将孩子降为全年“稳定增长”。

“发改委紧锣密鼓批复投资 “4万亿”来了吗?”

中央双方大力投资,半个月批准超过千亿

最近的1月29日,发改委批准湖北省武汉市青山长江公路大桥项目,总投资额为53.6亿元。 不久前的1月26日,也就是年经济数据公布后的第六天,发改委一口气批准了杭州至南京高速公路浙江段的扩建工程等5个项目,总投资达571.25亿元。

“发改委紧锣密鼓批复投资 “4万亿”来了吗?”

据粗略统计,1月16日至1月29日,短短半个月,发改委分四批批准11个建设项目,总投资达1192.79亿元。

让我们看看地方层面。 在地方两会上,河北、湖南、四川、云南等省都以“促进经济稳定增长”为当地年的主要任务,扩大投资,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成为许多稳定增长的重要措施。

“发改委紧锣密鼓批复投资 “4万亿”来了吗?”

申银万国市场研究部副社长钱启敏表示,目前在我国经济结构中,投资仍占比为高,要确保投资继续发挥经济增长的重要意义。

钱启敏:去年近60万亿的gdp总量中,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规模将达到30万亿左右。 随着这两年房地产降温趋势的明显,投资增长作为稳定增长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非常重要。

“发改委紧锣密鼓批复投资 “4万亿”来了吗?”

进入新常态“稳定器”也有新的面貌

目前,基础设施投资仍是保证年增长的“稳定器”。 这种投资拉动也表现出了新的优势。 钱启敏:

钱启敏:这次越来越多的是强调经济快速发展的质量。 另外,与国家较大的经济战术形成对比,如一路一带、长江经济带、京津冀一体化,这些地区的快速发展规划也需要很多基础项目的投资。

“发改委紧锣密鼓批复投资 “4万亿”来了吗?”

国务院快速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研究员吴庆预测,未来基础设施建设还有数十万亿的投资空。

投资在套期保值经济下推进乏力的合理布局

国务院快速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研究员吴庆没有主张投资如何拉动经济增长。 他认为通过改革实现经济增长方法的转变,挖掘增长潜力是中国经济真正的“稳定器”。 基础设施投资是短期对冲基金下行的一种形式,是不可持续的。

“发改委紧锣密鼓批复投资 “4万亿”来了吗?”

吴庆:过去1元拉动了1点几元的gdp增长,但现在1元的财政支出对gdp的贡献低于1元,这种拉动力正在下降。

与吴庆的担忧不同,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更加关注,这么大规模的基础设施投资、钱从哪里来? 步调是不是太快了?

鲁政委:去年修改预算法后,如果地方债务压力比较大,地方政府直接出钱支持这个基础设施肯定不容易。 另一种方法是民间投资、公私合营伙伴关系、ppp,但由于目前配套的相关法规和操作还不健全,短期民间投资可能还需要一段时间。 他认为,虽然基础设施是必要的,但必须控制节奏,不要给地方政府带来太大的负担。

“发改委紧锣密鼓批复投资 “4万亿”来了吗?”

专家解读:中国目前不需要“4万亿”

在国家发改委核准项目增加、经济下行压力增加、稳定增长为重点的时候,国家会再次出台“4万亿”这样的大规模经济刺激计划吗? 吴庆认为,中国目前不需要“4万亿”。

“发改委紧锣密鼓批复投资 “4万亿”来了吗?”

吴庆:现在中国经济在下行,但是我们有相当多的指标。 还很健康,就业指标的重要性越来越高。 我们的就业指标状况相当好。 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宏观经济政策不需要保证gdp的增长。

标题:“发改委紧锣密鼓批复投资 “4万亿”来了吗?”

地址:http://www.cwtstour.com/ccxw/208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