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304字,读完约3分钟
根据新闻网北京5月21日新闻(记者吕红桥)《关于推进船舶智能制造的指导意见》的征集意见稿,我国将花10年时间赶超造船发达国家。 这在业内人士看来任重道远。 那么,我国造船业推进智能制造的难点是什么呢? 可以借用其他领域已经形成的技术经验吗? 针对这些问题,经济之声记者采访了上海交通大学常务副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林忠钦。

从订单量来看,中国造船业已经多年位居世界第一,活得这么好,为什么还要推广智能制造呢? 这个问题,有人问林忠钦院士,为什么一定要“猛跳”呢? 林忠钦当时回答说,人不远虑,必有近忧。

林忠钦:我们不是在剧烈地跳跃。 我们的造船如果和人相比总是有这么大的差距,压力就会很大。 这几年,我们在新订单、订单的完成、手持订单方面,完全超过了日韩。 但是,我们的新订单和他们的差不多。 这个信号实际证明,如果不拖住这样的时间尽快改变,国际市场上的特征就会消失。

林忠钦读书的时候学的是船舶工程,后来研究了几十年的汽车制造,现在又回到了老本行,他笑着说是带着任务来的。 林忠钦表示,在中国各大工业门类中,造船业的整体智能化水平相对较低。 这是他的任务之一,就是给造船业带来汽车智能制造的先进经验。 但是,他说这个过程并不容易。

林忠钦:让我举一个例子。 造船厂有很多曲面的弯曲板。 现在很多造船厂仍然是水火技术。 先用火烤干,烤热再变形,然后冲水降温。 其实这样的技术可以完全被现代加工技术取代,但是他们受不了为买这样的加工设备而支付的装备方面的钱。 如果是汽车工厂的话,如果有必要的话,我一定会想承受,但是从这个工业的价值链来说,他们觉得一旦加入这样的价格,就无法承受。

目前,林忠钦正在寻找降低智能仪器价格的方法。 但他也希望造船公司在考虑价格时能更全面地计算出来。
林忠钦:毕竟带来了质量的利益。 这更隐含。 自动化设备后,可以做得更好,所以整体的质量、精度会提高。 所以,我以为我们会帮助公司经济分解,鼓励公司这样做。

但是,林忠钦也指出,未来5年,骨干造船公司必须在智能化方面自主补习,技术升级,才能生存。
林忠钦:我想到了年,我们所有的骨干造船厂都要完成补课。 而且,在新技术方面,必须开展普及。 也就是说,如果不能补课,我想这个造船厂一定会面临变革,生存也很困难。

据韩国《朝鲜日报》网站31日报道,当地时间31日下午4时左右,韩国全罗南道丽水市海洋造船厂发生爆炸事故,造成1人死亡、18人受伤。 据报道,当地时间31日下午4时左右,全罗南道丽水市海洋造船厂发生爆炸,事故造成1人死亡、18人受伤,伤者被送往附近医院接受治疗。

据韩国《朝鲜日报》31日报道,当地时间31日下午4时左右,韩国全罗南道丽水市海洋造船厂发生爆炸事故,目前有10多人受伤。 据报道,当地时间31日下午4点13分左右,全罗南道丽水市的海洋造船厂发生爆炸,该公司负责人表示,“维修中的1100吨级金枪鱼渔船可能泄漏了氨气,发生了爆炸。

据芬兰国营广播电视台( yle ) 5月4日报道,芬兰总理卡特宁表示,stx芬兰造船厂的销售前景不容乐观,但这笔交易包含着巨大的机遇,如果出现了更好、更有实力的买家,将会怎样?
标题:“中国工程院院士林忠钦:骨干造船厂要主动应用智能技术”
地址:http://www.cwtstour.com/ccxw/20998.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