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572字,读完约4分钟
 孟老11月底回国时,又路过大榆洞。 “我第二次到大榆洞的时候,毛岸英烈士牺牲才几天,他的后事正在解决中。 但是,这件事绝对保密。 我不知道。 只是在之后的几天里,25日上午,大榆洞被美国飞机轰炸时,据说有重要人物死亡。 虽然有人说是毛主席,但大家都不敢乱说。 说实话,我甚至不知道当时毛岸英参加了抗美援朝 在那之后的战争中,我又来朝鲜采访了12次,没有人再谈这件事了 抗美援朝战争胜利后,我于1953年末在朝鲜采访了战后的工作,在这里也没有听到毛岸英牺牲的消息 “早上去采访桧仓郡,在1956年拍了毛岸英的墓。 孟昭瑞仰望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陵园,看到毛岸英乳白花岗岩墓碑时,战时的传言得到了证实。 孟老回忆说:“毛岸英牺牲的事件,是我在1956年知道的,碑上有证据。” “1955年10月25日,在中国人民志愿军海外作战5周年之际,志愿军司令部在战时志愿军总部所在地朝鲜平安南道桧仓郡建设了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陵园。 1956年1月,祖国在以内务部副部长王子宜为总团长的春节被派往早晨慰问团,我也是成员之一 在慰问团的第一站到达桧仓时,知道了毛岸英的墓地也在陵园里。 战时谣言得到证实,慰问团成员都感叹道。 仰望烈士陵园的时候,我拍了毛岸英的墓 他的墓在松柏树丛中,前面有一个高1米多的乳白花岗岩墓碑,写着“毛岸英同志的墓”。 墓碑后面有圆形、约1平方米的墓地。 我拍的这张照片是墓地刚建成的样子,到现在为止墓地经过了多次整修,变得更漂亮了 “人物档案中的毛岸英烈士毛岸英是中国人民领袖毛泽东同志的长子 1922年10月出生于湖南省长沙市 8岁时,由于母亲杨开慧被逮捕入狱,毛岸英也被关进牢房 1936年,毛岸英和弟弟毛岸青被派往苏联学习,参加了苏联的卫国战争 1946年,毛岸英回到延安,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毛岸英曾在解放区进行土地改革,做推广工作,做秘书 解放初期,担任过工厂党委副书记 1950年,抗美援朝战争爆发,新婚不久的毛岸英主动要求入朝参战,担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部俄语翻译和秘书 1950年11月25日上午,美国空军轰炸机突然飞向志愿军司令部空,投下数十枚凝固汽油弹,在作战室紧张工作的毛岸英壮烈牺牲 军事摄影师孟昭瑞孟昭瑞同志是我国着名的摄影师 1930年出生于河北省唐山市,1946年参加革命,1948年入伍后在华北军区画报担任摄影记者,1949年随军进军北平后,在解放军画报担任摄影记者、研究员、高级记者,1992年开始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终身特别津贴 他参加了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的采访,拍了很多珍贵的照片。 1986年出版了特辑《历史的瞬间》 “孟昭瑞一直背着摄像机乱跑,追随共和国和人民军队迅速发展的足迹,记录时代,记录历史。 如果光是热爱摄影的事业还不够说明的话,应该说是被崇高的责任感、使命感所驱使的吧 这种责任感和使命感,让他忘记了困难和危险,上战场,进行边防,挖深山,穿沙漠,在一线拍摄了无数真实感受的生活照片,特别是对我国国防科技事业的采访拍摄,知道孟昭瑞吃了多少苦 “观众看他的电影展,有时惊叹不已,北平、抗美援朝、第一个五年计划、“大跃进”、“文化大革命”、改革开放……解放各个阶段,不留大事。 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邓小平……等老一辈党和国家军队领导人,英容永存 特别重要的是,有些照片是有风险的 如这次展出的彭德怀的照片,是在错误批评彭总年代,要求销毁所有与他相关的照片资料的情况下留下的,尤为珍贵 链接评价张爱萍眼中的孟昭瑞遵循共和国足迹摄影圈的人都知道。 前国防部长张爱萍和摄影师孟昭瑞有几十年的友谊。 张爱萍在《军事摄影家孟昭瑞印象记》中说:“这是孟昭瑞电影展(孟昭瑞于1992年在军事博物馆举办个人电影展)中我拿着电话筒向周总理报告时的作品。 是1964年。 ”1,2,3
标题:“今天是毛岸英牺牲55周年 担任翻译照片公开”
地址:http://www.cwtstour.com/ccxw/21083.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