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334字,读完约3分钟

新闻网北京9月10日新闻(记者温飞焦莹丁飞)据中国之声《信息晚峰》报道,今天( 10日)是第30个教师节。 今天早上,我们得知了一个非常悲伤的消息。 国学泰斗、北大国学国宝级教授汤一介于昨晚8点56分去世,享年87岁。

“《儒藏》主编汤一介先生逝世 习近平曾赞其贡献巨大”

汤一介先生是中国哲学界的泰斗,他的《郭象与魏晋玄学》和《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道教》是哲学研究不可避免的著作。 他从大量史料中整理、建构了中国哲学体系,将中国文化传入现代,他一生不懈地努力,“事不避难,义不推卸责任”。

“《儒藏》主编汤一介先生逝世 习近平曾赞其贡献巨大”

今年6月底,汤一介主持编纂的《儒藏》精华篇100册由北大出版社出版。 《儒藏》全书收录了中国历史上重要的儒学文献3000余种,约10亿字,预计2025年完成,规模将超过《四库全书》。

“《儒藏》主编汤一介先生逝世 习近平曾赞其贡献巨大”

今年6月27日,87岁的汤一介在出席《儒藏》精华篇百册出版仪式时表示:“我们必须继续努力,编纂《儒藏》全书,这意味着这项工程最后没有完成。 如此巨大的工程难度是可以想象的。 只要我活一天,我就想为这项工程全力以赴。 ”。 现在是巨著未成,老师已经去了。

“《儒藏》主编汤一介先生逝世 习近平曾赞其贡献巨大”

今年5月4日,习大大总书记来到北大人文学苑,与87岁的汤一介促膝谈心,了解了《儒教》的编纂情况。

汤一介:明清两代的学者都提出编纂《儒藏》,但由于人才和国力的不足,没有编制。 我们现在国力强大,人才也多,所以我曾经提出编辑《儒教》。 现在编辑了十年出版了一半。 编辑的有150本。 因为出版要卖,所以我想明年,最晚后年应该编辑330本。

“《儒藏》主编汤一介先生逝世 习近平曾赞其贡献巨大”

习大:是继承、快速发展、创新、五千年来唯一没有断流的文明,儒学在其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传承中华文明是一项很有意义的事业,汤老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

“《儒藏》主编汤一介先生逝世 习近平曾赞其贡献巨大”

20世纪80年代设立中华文化书院推进“文化启蒙”,到90年代最早提倡“国学”,晚年率领近400位学者编纂“儒教”,汤一介的一生衬托出中国哲学。

汤一介:一个人的身体活着就像发光体,我想结交发光大的人,但是马上熄灯的人,因为发光会照亮别人。

1946年,汤一介考上了北京大学,从此,他的一生都是通过读书、教书、写书来度过的。 “事不避难,义不逃避责任”。 这是汤一介一生实践的祖训。 晚年担负着《儒藏》编纂的重任,被汤老认为是不负责任的使命。 他一直说:“不重视自古以来流传下来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

“《儒藏》主编汤一介先生逝世 习近平曾赞其贡献巨大”

他的同事、北大哲学系教授张学智:他曾经遇到很困难,汤老师反复抄写稿子,一定要达到学术要求,汤老师说“开弓不回头箭”,这个事件就开始做了。 请一定要做。

“《儒藏》主编汤一介先生逝世 习近平曾赞其贡献巨大”

汤一介不喜欢称他为“大师”,说他是哲学家。 给父亲取名“一介”,是希望他成为有学问的读书人的愿望。

昨天,习大大总书记去了北京师范大学,与师生进行了座谈交流。 关于如何成为好老师,我强烈认为好老师应该有理想的信念,有道德的情操,有扎实的知识,有爱心。

“《儒藏》主编汤一介先生逝世 习近平曾赞其贡献巨大”

学大:优秀的老师应该是“经师”和“人师”的统一,要精通“课”、“解惑”,以“传道”为责任和使命。 好老师应该善于发现所有学生的优点和光辉,使所有学生成长为有用的人才。

“《儒藏》主编汤一介先生逝世 习近平曾赞其贡献巨大”

一辈子把做学问和时代赋予的使命放在一起,一辈子把培养学术人才当做自己的责任,在晚年身体不好的情况下,依然带着学生,做学问。 汤一介先生用自己的身体实践,实现了好老师“一介”书生的国家梦想。 在这里我们也对老师说一句话,一起去吧!

标题:“《儒藏》主编汤一介先生逝世 习近平曾赞其贡献巨大”

地址:http://www.cwtstour.com/ccxw/211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