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988字,读完约2分钟
新闻网成都7月11日的新闻(记者贾宜超通讯员李伟伟)在电话里说,有医生上门服务,不出门,看病,平时可以享受“个性化定制”的健康服务……这就是成都市双流区的家庭医生服务。 作为双流区医疗改革的重要文案,家庭医生合同服务正在全面推进,近日,记者从双流区卫计局获悉,目前已有30多万双流人享受这项免费服务。

今年5月,在双流区长兴社区居委会的帮助下,80岁的谢华良老人签约了家庭医生。 由于自己眼睛有病,有慢性病,他家被明确称为“家庭病床”,每周都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生上门看病,平时身体不舒服的情况下,打电话,家庭医生也会上门服务。

市民谢华良说:“我本来就看不见。 如果去医院很麻烦的话,老伴会带我去。 东升社区医院的医生们每次都会抽出时间来,每次下雨都会来,测血压测血糖,问我们长问题。 非常好。”

和谢良老人一样,40岁的杜昌明今年也签约了家庭医生服务。 现在他的病情得到了比较有效的控制,为了造福更多的大众,双流区再次扩大了合同范围。

双流区东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杨丽莎表示,“作为家庭医生,作为居民健康门卫,为签约居民提供基本医疗,提供就诊、上门服务、上级医疗机构、专业资源预约、不同类型的定性服务,促进居民多样性

居民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签订家庭医生合同服务合同后,签约的团队除了与签约的家庭建立长时间稳定的服务关系,对签约的家庭健康进行全程维护外,卫生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有时也会到社区居民家进行家庭医生服务

市民郑伟说:“平时就不用去母婴保健所,什么都可以打电话,很方便,大人和孩子都很方便。”
家庭合同医生队伍通常由5人组成,包括全科医生、护士、公共卫生医生、乡村医生、2级以上医院的专家,为居民提供基本的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

双流区卫计局疾控科长安钧表示,进一步转变服务模式,优化服务流程,扩大服务内涵,逐步规范双流区家庭医生合同工作,健康管理机械化,服务模式创新化,服务项目个性化和医疗资源

截至目前,全区签约30万人,签约率达40%,其中要点群签约服务率达77.6%。 只有在双流住半年以上,才能享受免费的家庭医生合同服务。 合同服务优先覆盖老年人、慢性病患者、结核病患者、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孕产妇、0-6岁儿童、残疾人等积分人群,以及特困人员、最低生活保障对象、计生特殊家庭、建设卡贫困人口、下岗失业人员和优抚对象等特殊人群,面向一般人群
标题:“一个电话上门服务 成都双流30多万人有了自己的“家庭医生””
地址:http://www.cwtstour.com/ccxw/21187.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