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813字,读完约2分钟
澳门大三巴牌坊中广网记者戴莹摄影
三巴牌坊是圣保禄教堂的前壁遗迹,是澳门有名的名胜。
教堂原本是意大利籍耶稣会神父设计的,日本工匠用鬼斧神工的技术协助建设。 成立于1602年,1637年全部竣工,但教堂前长长的石阶稍后完工。
这座教堂与火结下不解的缘分,从其雏形开始,到现在唯一的前壁牌坊,经历了三次火灾,多次被烧毁,是活着历史的见证。
1835年1月26日黄昏,圣保禄教堂着火,一发不可收拾,被焚烧两个多小时,整个教堂几乎全部烧毁,但幸运的是教堂最珍贵的前墙依然保留着,成为了今天的大三巴牌坊,其间多次修缮,最近的大规模门市

圣保禄教堂的建筑,揉合了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和东方建筑的风格,中西合璧,雕刻精巧,单独是大三巴牌坊的制造成本,300年前达到了三万两银子。
除了游览大三巴牌坊,欣赏雄伟的前墙外,还经常看到墙上精巧的浮雕及其意义。
澳门大三巴牌坊
从鸟居顶部一层一层地往下走,先挂高十字架,再往下分三层,各楼层的壁龛里藏着铜像,是澳门早年制炮厂的产品。 十字架下有铜鸠,据云代表神圣的神,像旁被太阳、月亮、星星包围的石刻象征圣母童贞怀孕的瞬间。

铜鸽下面有耶稣的圣婴像,雕像旁边刻着打死耶稣的工具。
三楼中间刻着处男圣母像,旁边用两种花包围着牡丹和菊花,前者代表中国,后者代表日本。 的左边刻有“永远的公众”、“葡萄牙式帆船”和“凶恶的恶魔”。 右边刻着代表生命的树和圣母征服恶魔,刺穿其骷髅的画像,象征着正义战胜了死亡。

三楼楼下有壁龛,有四尊耶稣会圣人像。 牌坊底部有三扇门,前门刻有拉丁语的mater dei字样。 也就是说,是“天主教圣母”,两侧的门上刻有耶稣的符号“ihs”。

从毗邻大三巴牌坊的大炮台城下看,可以看到教堂的原址及其后面整个广场的石刻。
1990年至1995年间,政府在昔日圣堂的地方进行修缮工程,建立了天主教艺术博物馆。 馆内收藏着本澳门各教堂和修理院的代表性绘画、雕刻、礼仪装饰等展品。
标题:“澳门大三巴牌坊”
地址:http://www.cwtstour.com/ccxw/21193.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