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735字,读完约4分钟
昨天,《舌尖上的中国》的导演陈晓卿等美食大咖聚集在荔湾。 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骆昌威摄
据《广州日报》报道,香喷喷的弹齿云吞面、回味无穷的叉烧肉煮饭、令人称赞的一碗两片……昨天,广州市荔湾区文联、广州荔湾发布、荔湾区旅游咨询服务中心共同主办的“共享舌尖、西关, 《舌尖上的中国》导演陈晓卿等美食大咖聚焦西关美食,与网友交流,热议荔湾美食的特色。 陈晓卿说:“拿下西关,舌尖就没有味道了。”

“取了西关,舌尖就没有味道了”
云吞(资料图)
“香喷喷的云吞面是广州最具特色的食品”,陈晓卿再次来到广州荔湾西关,说:“当时来拍《舌尖上的中国》是想在广州拍摄。” 在广州拍美食后,摄制组到了广州西关。 ”。

在广州吃,味道在西关。 早,西关就被纳入《舌尖上的中国》的拍摄范畴,越来越多的人品尝了西关的味道。 目前,荔湾区完全利用荔湾餐饮特色资源,重塑西关餐饮文化旅游企业品牌,围绕广州市国家重要中心城市核心功能区的战术,遵循“文带旅、文旅兴商、商旅承文”的总体思路,发挥荔湾老城区餐饮文化的特点和优势。

昨天,《舌尖上的中国》导演陈晓卿等美食大咖云集荔湾讲述了自己和西关味的起源以及百年西关味如何在社会交流互联网时代呈现出新的面貌。 然后,他们将游历西关深处,沿街寻找最能代表花城西关基因的美食,通过品尝百味,领略西关的风采。 陈晓卿说:“拿下西关,舌尖就没有味道了。”

《至味西关》纪录片拍摄食物料理之神早点参加
昨天,美食咖啡馆和广州酒家去了天鹅酒店,品尝了经典的怀旧宴会和新派粤菜宴会。 论坛期间,“舌尖上的中国”顾问联谊会”也在广州成立,由大家熟知的美食家蔡澜等担任名誉会长,会长邀请全国美食顾问邂逅西关,体验荔湾鲜明厚重的文化特质、人文气质、精神基因,蕴藏在地方美食中的职务。

据悉,荔湾在发掘美食文化的基础上,结合现在网络的特色,在古老的味道中引入了“舌尖”相关ip,更好地传达了西关文化。 这一天,荔湾街坊期待的《至味西关》纪录片也正式开播。 摄制组在前期进行了荔湾美食凝聚见底的调查,并邀请了资深食客提出建议。

从5月1日开始,摄制组陆续在荔湾、恩平路、沙面、上下九步行街等具有西关特色的景点拍摄了骑楼、西关大屋等岭南风情建筑。 《至味西关》聚焦西关美食,旨在表达古老的心情,为邻里拍摄具有荔湾特色的本土“舌尖”,纪录片中出现了许多当地市民熟悉的老字号、西关美食,网民认为

记者了解到,活动前期,荔湾区通过微信公众号“广州荔湾发布”向广大网民征集美食意见,邀请民间美食家对话舌尖顾问,给参与者留言,讲述自己心中的“至味西关”。 另外,论坛现场还设置了网络直播环节,网民可以随时与美食咖啡馆的短信进行交流。 而且,广州荔湾对这次活动发表了全程报道。 另外,主办方邀请市民参加“自由拍摄,西关味全照片”的环节。

据介绍,无论是资深食物还是民间烹饪之神,都能通过在广州荔湾发表微信公众号的系列互动,说出心中的“至味西关”。
西美食让你欲罢不能
荔湾区也是广州市有名的餐饮店集聚地。 天鹅酒店、广州酒家、胜利酒店、清平酒店、陶陶居、莲香楼、潘溪酒家等星级酒店与知名老字号群星竞争,各种荔湾小食琳琅满目。 顺记椰子雪糕、伍湛记和第粥、艇子粥、欧成记云吞面、南信双皮奶等历史悠久,是国内外的西关美食。

庖丁马蹄饼:马蹄饼是用糖水熬制的荞麦粉(粤语中称为马蹄粉)蒸制成的,用塘产的马蹄粉蒸的马蹄饼最为有名。
马蹄饼(资料图)
顺记椰子雪糕: 20年代小贩吕顺发明椰子雪糕,后来在宝华路开了顺记冰窖,椰子雪糕软可口,椰子味道浓郁,有风味。
椰子冰淇淋(资料图)
儿童粥:据说艇上的儿童粥材料丰富,味道鲜美。 除了纤细糯米之外,还加入了鱼片、花生炸米、油条、葱花、姜丝等原料。
粥(资料图)
萝卜和牛杂:萝卜牛杂从街头的流动小摊到大多数粤菜馆都可以吃到,很好吃。
布拉肠:正宗,地道的布拉肠粉皮薄如蝉翼,晶莹剔透,蘸酱计,吃起来细腻光滑,不失韧性。
布拉肠(资料图)
云吞面:一碗优秀的云吞面,有三个要素。 一个必须是面,竹升打制的银丝面。 第二个是馅,需要新鲜的虾,二七比例的胖猪肉,用蛋黄锁定肉的味道。 第三个是汤,用大地的鱼和猪骨煮的浓汤加上虾芋,颜色金黄通透,浓而不腻。
标题:“广州拍美食纪录片 《舌尖上的中国》导演穿街走巷带你觅食”
地址:http://www.cwtstour.com/ccxw/21409.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