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718字,读完约4分钟
雷锋元工程兵工程某团汽车连长
事迹概要:
雷锋,男,汉族,中国共产党员,1940年12月出生,1960年入伍,湖南望城人,生前是原工程兵工程某团汽车连班长。 他把自己有限的生命投入到为无限人民服务中,在1962年8月执行运输任务时不幸殉职。 国防部将他生前所在的班级命名为“雷锋班”。 1963年2月,原总政治部发出普及和学习雷锋同志模范事迹的通知,编纂了《雷锋日记》。 荣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2次,全军类似英雄模范,被选为“100个新中国成立后感动中国人物”。

事迹资料:
爱党爱祖国爱社会主义
雷锋的父亲在抗日战争时期被日军毒打致残死亡,哥哥和弟弟在痛苦中死去。 母亲被地主羞辱后,含怨自杀了。 他从小受旧社会的压迫,是党和人民把他从痛苦中拯救出来的。

雷锋对党总是感情很深,总是听党的话,坚决按党的指示工作,坚决和党一起去。 把毛泽东的着作看成“粮食”、“武器”、“方向盘”,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认真改造世界观,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追求和价值观。 他一味地向党、向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把党比作母亲,把自己的生命看作属于党和人民。

“为了党,为了流血,为了不变心”“要忠于党、人民,永远忠于党、忠于人民”,是雷锋留给我们的名言。
以服务人民助人为乐
雷锋没有自私的心,总是把群众的痛苦放在心上,让同志像春天一样温暖,总是给别人带来方便,成为革命的“傻瓜”。
帮助战友学习文化、学习技术,然后给不认识的人买票,冒着雨送老人回家,然后生病多次救助,下雨天用被子偷工地水泥春节去候车室为旅客服务,他总是到处是党

大众称赞说:“雷锋出差1000里,好事做列车。” 他在日记中写道:“我认为自己活着对别人的生活更好。” “我活着,唯一的目的就是做一个对人民有用的人。 ”这种服务人民、大公无私、助人为乐、大爱无疆的崇高境界,是雷锋一生中最突出、最动人、最完美的主旋律。

无论做什么,做什么,都精通它
雷锋总是把实现崇高的理想和做好本职工作结合起来,处理好“工作如夏天”,做好永不生锈的“螺丝钉”,做好“党把自己拧在哪里,哪里就会闪闪发光”,热爱一行人。

在望城县委当公务员,他被选为机关模范职工在团山湖农场,他只用了一个星期就学会了开拖拉机。鞍钢就业期间,他三次被选为先进工作者,十八次被选为模范兵,五次被选为红旗手,荣获“青年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的称号 入伍后,他多次立功,被选为节约模范兵和模范共青团员,参加原沈阳军区第一届团代会,当选为抚顺市第四届人大代表。 雷锋之所以能成就伟大的人生,是因为他有着对革命工作极端负责的态度和爱岗敬业、爱军精武的崇高精神。

锐意进取自强不息
雷锋是踏实的实干家,也是勇于探索的创造者。 因为他每次到了新的岗位,都会很快适应,能在专家中上手,他努力学习,认真研究的热情和进取,有着自强不息的创新精神。

雷锋驾驶的抗美援朝时代苏联生产的加斯51型汽车,是全连有名的“油耗之王”,在节油运动中谁也不想开。 雷锋主动要求驾驶这辆车,他读了多本专业书,求助于多位专家,不仅将安全行驶的2.6万公里,还将“油耗王”改造成了“油耗标兵车”。

他还对比了连队缺少教练车的现状,带领战友们建造了模拟汽车驾驶台,并被选为技术学习小组组长。 凭借这种善于压碎、善于钻孔的“钉子”精神,雷锋很快成长为职场模范兵。

刻苦节俭
在雷锋工作中向积极性高的同志学习,向生活中水平最低的同志学习,把袜子补成一双又一双,穿了多年也不扔掉。 当兵几年没用过肥皂的每月6元的津贴费,除了团费、党费、买书、留下必要的生活用品外,剩下的都存在储蓄所里。

雷锋有一个用破木板钉的“节约箱”,把捡到的破铜烂铁、废螺丝等放在里面,必要时拿出来,不用的废弃物拿去卖,卖的钱都交给公众。 他在工地运水泥时,利用业余时间把撒在车上的水泥扫了出来,不到两个月就积攒了2000多斤。 他不仅自己生活很节俭,还经常把别人扔掉的牙膏皮捡起来,集中起来卖,用这些钱买文具给小学生。

雷锋是在人民军队这个“大学校”、“大熔炉”中锻炼出来的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半个多世纪来,雷锋的事迹激励着无数人踏踏实实地从事、奋斗、进取,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了不平凡的业绩。
标题:“国防和军队系统39名英模人物入围"最美奋斗者"评选”
地址:http://www.cwtstour.com/ccxw/21419.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