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039字,读完约3分钟

豫河南出彩中原——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影像展播

新闻网河南分网6月8日消息(记者彭华焦宏昌通讯员李艳)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弘扬中华优秀以前流传下来的文化是历史赋予的责任,也是继承文化根脉、建立文化自信的时代命题。 2019年6月8日是中国的“文化与自然遗产日”,河南省文化与旅游厅相继发布了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活动“豫见河南出彩中原——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影像展播”,是近年来开展的数字记录工程中的30个非代表性项目。

“民间剪纸(孟津剪纸)市级代表性传承人”

民间剪纸(孟津剪纸)

孟津剪纸历史悠久,与人民的生活习惯紧密结合。 岁时、节令、居住、服饰、婚葬、生日等都反映在剪纸上。 过春节贴花花,富有吉祥寓意的窗花,有着人们对幸福生活的美好祝愿。 正月十五庆祝元宵节,看花灯。 各种花灯红花,伴随着吉祥如意,照亮了新的一年。 要穿的服饰花、鞋花、帽子花生日团花、衬花。 葬礼剪纸、寿衣花、寿枕、寿材花等,不胜枚举。

“民间剪纸(孟津剪纸)市级代表性传承人”

“金鸡叫银鸡,金童玉女打灯笼”等一系列的切花谚语,祝愿民间智慧,古老的老百姓吉祥美好生活。 孟津民间剪纸的创作来自生活,表达了劳动人民热爱生活、赞美生活、歌唱生活、创造生活的思想感情,充分表达了黄河流域孟津地区的风土人情,反映了中原豫西地区的民风习俗。 孟津剪纸是中原豫西民俗文化的审美形式之一,也是中原民俗文化的载体,其内涵的意象主题丰富而淳厚,凝聚着居住在这片土地上的人民温柔的意识和对美的追求,传承着亘古不变的吉祥文化意蕴。

“民间剪纸(孟津剪纸)市级代表性传承人”

年,《民间剪纸》被评为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扩建项目名单。

民间剪纸(孟津剪纸)市级代表性传承人

——畅杨杨

杨畅杨,男,汉族,1991年4月出生,洛阳市孟津县人。

洛阳市市级代表性传承人。 现为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洛阳市民协副秘书长、孟津县政协委员。

杨畅杨从7岁开始跟祖母和翠英学铰链花,剪花草动物的刺绣图案,折窗户花,从以前开始就流传着结婚团的花。 在小学、中学,铰链参加才艺展示得到学校的鼓励,高中辍学外出后也因铰链而无聊,2009年祖母去世,辞职一年多回到孟津,在家里活着的老人学习民俗收集之前开始传达剪纸的图案。 年剪纸参加大会获奖,之后多次到省内外拜访各地区剪纸前辈,开阔眼界,了解各地剪纸,积累经验,提高自己剪纸的技术。

“民间剪纸(孟津剪纸)市级代表性传承人”

杨畅杨剪纸擅长脱稿剪纸,不画图案,当场命题,迅速创作,作品风格质朴,淳厚,生活气息浓厚。 用象征、比喻、谐音、假托等寓意性的方法来表达吉祥主题。 朴素而稚嫩的审美观念,随心所欲地表达自己的感情,作品看起来朴拙而自然。

标题:“民间剪纸(孟津剪纸)市级代表性传承人”

地址:http://www.cwtstour.com/ccxw/215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