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416字,读完约4分钟
北京时间3月10日凌晨,苹果公司的第一款全新产品——苹果手表在史蒂夫·乔布斯去世后终于在旧金山亮相。
在最近结束的巴塞罗那通信展(mwc)上,华为还推出了各种可穿戴设备。最引人注目的是华为手表,这是一款基于谷歌的智能手表,配有安卓佩戴系统。
与此同时,韩国lg也在这个通信站推出了基于android穿戴系统的智能手表g watch urbane和基于webos系统的urbane lte。中兴还展示了三款智能手表产品,主要功能是健康测试、运动数据记录等。

一度,it巨头之间的战争从手机屏幕蔓延到用户的手腕。
巨大的竞争已经开始
苹果、华为、三星和摩托罗拉推出了智能手表产品。苹果智能手表的出现可能会让智能手表成为可穿戴设备巨头之间竞争的导火索。
“华为推出可穿戴设备,让世界各地的用户都能明白,华为不仅是一家提供基本通信设施的制造商,还是一家能够提供精致消费级产品的公司,这对于华为的品牌意义重大。”瞿颖科技公司首席执行官王晓斌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他说谷歌智能手表还不多,苹果的发布对华为和其他安卓制造商来说是一个应用场景逐渐丰富的机会。
在国际市场上,各大巨头之间的竞争可能很快就会开始。王晓斌认为,从目前的产品形式来看,苹果的智能手表在硬件方面与安卓的智能手表没有太大区别。在国际市场上,安卓的生态并不比苹果的ios生态差。这些制造商如何脱颖而出取决于他们自己的产品。

在国内市场,未来的竞争格局可能不同于国际市场。
作为另一家移动系统制造商,谷歌的可穿戴设备安卓穿戴系统是基于谷歌的,目前还没有真正登陆中国,目前,国内智能手表制造商正在安卓手机系统的基础上进行修改。总的来说,与安卓穿戴相比,还是有很多缺点。

王晓斌表示,在未来的中国,或许互联网巨头将能够开发新的可穿戴设备系统,并基于自己的ace应用构建自己的生态链。例如,腾讯将开发基于微信的系统,这些巨头将会有一定的机会。

可穿戴设备“卡位置”阶段
虽然可穿戴设备市场已经开始了一段时间,但似乎还没有真正爆发。艾传媒咨询公司首席执行官张毅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时表示,包括智能手表在内的可穿戴设备领域最迫切的问题就在眼前。

“包括智能手表在内,即使它们可以测试心率并充当计步器,它们仍是一个利基市场,可以锦上添花。”张毅说,但对于制造商来说,虽然目前没有强大的用户需求,但提高品牌知名度是非常有效的。

据业内人士分析,谷歌目前发布的信号更多的是试图回到中国,而不是再次开放安卓系统。
众所周知,尽管由于安卓手机系统的开源,安卓手机设备已经遍地开花,但是国内很多厂商已经删除了安卓系统上的谷歌服务。因此,与苹果在手机上的巨额利润相比,谷歌的安卓系统并没有给他们带来高实际收入。

张毅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时表示,巨人在可穿戴设备上布局的目的现在更多地在于品牌和品牌定位,而制造商带来的更多是数量上的变化,而不是质量上的变化。

“这些制造商能否在未来赢得市场,取决于是否存在真正满足用户严格需求的应用场景。例如,手机的出现满足了用户随时通话的需求,这是一个真正的质的变化。”

“现在,它实际上与2008年前后的智能手机市场非常相似。”张毅说,当时,如果你问智能手机是否有机会,很多人会认为有,但市场非常困惑,不知道随时随地上网是否能成为真正的需求。“但当苹果手机出现时,人们对智能手机的需求逐渐显现,整个市场也逐渐发展起来。”张毅告诉记者。
标题:巨头竞争战火延伸 用户手腕成下一个战场?
地址:http://www.cwtstour.com/ccxw/14291.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