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480字,读完约6分钟

刘敏仪介绍说:“进入资本市场后,行业内许多企业融资能力强,经营状况良好,特别是在技术方面,与国际技术基本一致。”然而,“认证无处不在”的行业地位大大削弱了物流的市场属性,企业规模难以扩大。

部分法规滞后 地方行政许可或成固废处理壁垒

全国“两会”环境保护议题持续升温。

中国固体废物处理行业正面临困难。环保领域的一些行业分析师承认,固体废物处理行业市场规模大,行业前景广阔,企业固体废物处理技术水平基本符合国际标准。然而,与国际环保巨头相比,国内同类公司都是起步晚、发展慢、规模小的小公司。固体废物回收是政府主导的行业,许多客观的行政许可限制了企业的规模和集约化发展。

部分法规滞后 地方行政许可或成固废处理壁垒

3月10日,一家从事固体废物处置业务的上市公司董事长刘敏仪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电话采访时表示,特别是在报废汽车和固体废物的回收业务中,基于城市的行政许可制度和基于省份的转运清单极大地限制了企业的发展规模。

部分法规滞后 地方行政许可或成固废处理壁垒

他说,作为循环经济产业的一个分支,固体废弃物的回收利用正在成为目前的一个热点。如何将这一特殊行业的管理与市场化相结合,有可能复制到其他环保领域。

部分法规滞后 地方行政许可或成固废处理壁垒

合格的企业是没有利润的

2012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散装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十二五”规划》,中国固体废物处理行业投资规模将达到8000亿元。“十一五”期间,我国固体废物处理投资约为2100亿元,仅占环境保护总投资的15%左右。换句话说,2011年至2015年间,中国固体废物处理行业的年均增长率应达到50%左右。

部分法规滞后 地方行政许可或成固废处理壁垒

然而,这一理想数据在当前固体废物处理行业的实施情况并不令人满意。中国的固体废物处理工业分为许多类别,包括废物焚化、污水处理、各种固体废物回收等,分析师说,但这个行业中没有多少合格的企业。资质已成为企业增加环保成本投资的一个硬性指标,许多有资质的企业在成本上不如没有资质的企业具有竞争力。

部分法规滞后 地方行政许可或成固废处理壁垒

这影响了企业的盈利能力。一位未透露姓名的环保企业负责人向《21世纪经济报道》表示,通常会新建一家工厂,环保投资约占公司总投资的20%。此后,环境治理的年平均成本约占年销售收入的3%,但不合格企业在这方面投入不多,甚至没有投入,处罚成本也很低。

部分法规滞后 地方行政许可或成固废处理壁垒

刘敏仪表示,以回收电路板为例,如果合格企业以每吨5000元的价格购买,不合格企业可以以每吨6000元的价格与之竞争,从而抢占市场。到目前为止,中国有106家合格的企业从事电子垃圾业务,但这些企业的市场份额只有50%左右。

部分法规滞后 地方行政许可或成固废处理壁垒

不公平竞争导致合格企业盈利能力低下。据公开信息,在2014年前三个季度,城市投资控股(报价600649,咨询)(600649。固体废物行业的市场领导者SH)报告,总资产为370.34亿元,总收入为34.64亿元,扣除后的净利润为8.66亿元。富春环保(报价002479,询价)(002479,深圳)2014年收入为37.3亿元,扣除后净利润为15.44亿元。

部分法规滞后 地方行政许可或成固废处理壁垒

地方行政许可壁垒

相关法律法规不仅对环境保护的处罚力度较低,而且法律法规滞后,使得地方行政许可成为固体废物处理企业扩张的障碍。

近年来,制造业实行了生产者延伸责任制度,中国固体废物处理行业正式与国际标准接轨。随着我国环保产业的发展,固体废物处理行业的企业也在大力扩大市场份额,扩大企业规模。

部分法规滞后 地方行政许可或成固废处理壁垒

“但这很难实现。”刘敏仪坦率地说,开始大规模生产只花了几年时间。到目前为止,公司已经拥有了电子废弃物、固体废弃物、报废汽车等大型固体废弃物的各种回收技术。目前,最流行的报废汽车回收领域一般需要汽车检测、汽车拆解、零部件再制造和信息利用等技术。国内企业的技术水平已达到国际水平,但规模难以扩大。

部分法规滞后 地方行政许可或成固废处理壁垒

刘敏仪说的是行政许可制度的困难。以报废汽车为例,我国目前报废汽车回收的法律依据是国务院2001年颁布的《报废汽车回收管理办法》。该条例明确规定,“零部件不能重建”。然而,自2001年以来,中国的汽车数量已经从1802.4万辆增加到2.64亿辆。无论是汽车制造技术还是汽车零部件再造,技术发展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上述相关规定尚未更新。”刘敏仪说,不仅如此,各地在执行《报废汽车回收管理办法》的过程中也有自己的标准。如果你想在一个城市开展废旧汽车回收企业的业务,你必须去当地申请一个报废汽车处理证书,但这个许可证只能在当地使用,即使下一个城市的业务不能普遍使用。

部分法规滞后 地方行政许可或成固废处理壁垒

“目前,中国有587家报废汽车处理厂,每家工厂的投资成本约为1000万元。”刘敏仪说,根据每家工厂2亿到3亿元的投资规模,它已经在中国几个省市开办了固体废物处理工业园。“工业园区设计为区域回收中心,但实际上它只能开展工业园区所在城市的业务,不能辐射到周边城市。”

部分法规滞后 地方行政许可或成固废处理壁垒

这种情况不仅仅是刘敏仪遇到的。上述分析人士承认,他们调查的所有涉及固体废物处理业务的公司,特别是汽车固体废物处理业务的公司,都提到上述行政许可对公司业务的限制,各种证明的处理时间和费用都很高。

部分法规滞后 地方行政许可或成固废处理壁垒

“中国固体废物行业的相关管理法规很多,但部分法规更新的时效性不强。”上述分析人士坦率承认,例如,目前中国约有10万盏灯,但它们没有被列入固体废物管理目录,这不仅造成环境污染,而且也没有采用市场化的回收操作。

部分法规滞后 地方行政许可或成固废处理壁垒

此外,《工业固体废物管理办法》的实施是区域性的。固体废物从甲省运往乙省处理时,必须由甲省环境保护部门发出信函。乙省环境保护部门收到信函后,方可开展业务另一位行业分析师指出,在这种情况下,企业的业务发展效率非常低。

部分法规滞后 地方行政许可或成固废处理壁垒

刘敏仪介绍说:“进入资本市场后,行业内许多企业融资能力强,经营状况良好,特别是在技术方面,与国际技术基本一致。”然而,“认证无处不在”的行业地位大大削弱了物流的市场属性,企业规模难以扩大。

部分法规滞后 地方行政许可或成固废处理壁垒

事实上,这种行政监督并非不合理。在中国,固体废物的数量非常大,一些废物,特别是工业固体废物,是极其危险的。如果没有严格的监督,它将对环境造成更严重的污染。因此,从国家法律法规到地方管理法规,各级政府部门都有严格的监管,以确保其安全。

部分法规滞后 地方行政许可或成固废处理壁垒

“监管是适当的,但监管应根据市场情况及时更新,不能成为铁腕污染控制的障碍。”刘敏仪表示,能够促进行业市场化的统一法律法规和法律法规的有效实施,更有利于市场发展和减少固体废物污染。

标题:部分法规滞后 地方行政许可或成固废处理壁垒

地址:http://www.cwtstour.com/ccxw/142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