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471字,读完约6分钟
2014年养老保险公司企业年金业务
单位:万元
公司的名称
企业年金支付
委托管理资产
投资管理资产
太平养老金
895306.73
3647993.19
4200485.38
平安养老金
1770081.75
8928004.39
10810484.15
中国人寿养老金
2554546.02
13198213.46
8855593.91
长江养老金
525775.96
4375070.43
4712335.87
泰康养老金
321888.43
1450140.81
――
总数
6067598.89
31599422.28
28578899.31
虽然寿险费率市场化改革、巨灾保险制度建设、保险市场退出机制建设都经历了或仍在经历一个漫长的酝酿和等待期,像税收递延养老保险这样的制度是“万事俱备,连东风都有”,但这种情况真的很少见。发达国家已经建立和完善了一个孕育了十年、利国利民的保险业。为什么介绍它如此困难?

2008年6月,经过几年的研究和论证,天津滨海金融创新园区首次寻求递延所得税养老保险的突破,中国保监会甚至出台了《天津滨海新区补充养老保险试点实施细则》,鼓励保险公司为企业个人和团体提供补充养老保险服务。然而,由于国家税务总局的反对,这个试点失败了。

在总结了经验和教训之后,试点计划当时可能走得太远了。细则规定:企业为职工购买补充养老保险的费用中,企业上一年度职工工资总额8%以内的部分,可以在企业所得税前支付;个人缴费在个人收入的30%以内可以在个人所得税前缴纳。这两项税前支出的比例超过了财税部门的底线,并不奇怪,因为试点初期的对象仅限于单位员工,所以被停止了。

继天津之后,海南省研究制定了递延所得税养老保险试点方案,但人口老龄化最严重、金融和保险活动创新最活跃的上海却急于打开缺口。自2011年以来,上海四年来一直在全力以赴地做这件事,楼梯砰砰作响,但从未有人下楼。

2014年8月13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强调“要及时开展个人所得税递延商业养老保险试点”。中国保险业将其视为新中国十大优惠政策之一,中国保监会也表示将努力创造条件提前启动试点,并在2015年适时开展试点工作。3月4日,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强调要“推出巨灾保险和个人所得税递延商业养老保险”。

递延所得税养老保险正在蓬勃发展,加上保险业的努力和各界的呼声,预计将在2015年破土动工。然而,应该指出的是,推行一项政策是如此困难,以至于它必须是复杂的。那么,递延所得税养老保险政策制定的纠结在哪里呢?

首先,作为一种“税收优惠”制度,税收递延养老保险不可避免地会涉及到财政和税务部门,因此保险监管部门需要与国家税务总局和财政部在整个保险业的配合,并得到财政和税务部门的大力支持,可以说目前做得很好,财政和税务部门对税收递延养老保险的共识和支持是充分的。然而,仅靠共识和支持并不能立即解决问题,因为在财政和税收方面仍有一些技术问题需要解决。例如,根据中国现行的《个人所得税法》,保险赔偿免征个人所得税,而分红保险和万能保险的分红收入则征收个人所得税。但是,为了保证递延所得税养老保险在未来能够真正保持和增加其价值,发挥养老保障的作用,其最好的纳税计算模型应该是国际上普遍使用的eet型,即所有的现金流量都只在征收阶段纳入个人所得税的范围,而不需要在支付和投资收益阶段纳税。这个问题需要解决。

更困难的是,虽然中国已经有了国家电子政务“十二大金税工程”之一的“金税工程”,但该信息系统并没有所有公民个人收入的完整和详细信息,也没有与保险监管部门、保险公司和社会保障部门共享数据。因此,很难确定个人递延养老保险税收优惠的种类和程度,也很难保证公平性和科学性。虽然可以用“根据公民缴纳的个人所得税,确定个人购买递延所得税养老保险的资格和额度”,但很明显,能够缴纳个人所得税的人都是社会上的高收入者,这一群体显然不是递延所得税养老保险的主要受益群体。此外,我国采用的是分类税制而不是统一税制,因此可能会出现税收激励无法到达目标人群、劫贫济富的情况,这可能会偏离税收递延养老保险的政策目标。

其次,2004年以来实施的企业年金制度所遇到的问题也是递延所得税养老保险目前面临的问题。由于企业年金的税收优惠范围仅限于在职员工,能够建立企业年金制度的收入较高的员工,尤其是国有企业和垄断企业的员工,无法惠及因收入较低而无法建立企业年金制度的中小企业,尤其是那些缺乏养老保障的失业人员和自由职业者,从而导致制度中出现新的贫富分化和分配不公。

无论从财税部门还是社会保障部门的角度来看,递延所得税养老保险都不应该是现行企业年金制度的翻版。优惠对象不得仅限于企业员工。然而,如何为所有符合条件的人提供递延所得税养老保险无疑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

最后,从财税部门和社会保障部门的角度来看,当然也是从全社会的角度来看,建立基于税收激励的税收递延养老保险的目的是通过商业保险的市场化来提高公民的养老保障能力,而不是扩大市场份额或增加保险公司的收入。然而,作为最重要的参与者和政策执行者,保险公司有相当大的主动性。保险公司是追求利润的商业组织。如果没有良好的监督体系和控制措施,可能会出现激励不相容。精算保险是高度技术性、专业性和复杂性的。设计一种委托代理机制,不仅可以实现政府预约的税收递延养老保险的政策目标,而且不会挫伤保险公司参与的积极性,使整个体系能够建立并持续健康发展,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箭在弦上,不管它有多纠结,递延所得税养老保险终将问世。我们不妨假设,如果我们采用简化复杂性和轻抬重物的系统模式,上述一些纠结可能已经得到解决。例如,保险监管部门放弃了一些省份设计的复杂的投资型递延所得税养老保险产品,如分红型、全能型甚至投资型公司,与财政、税务、社保部门合作设计了一个标准化的递延所得税养老保险产品。有了公平公开的市场竞争机制和公平的监管规则,递延所得税养老保险可能很快就会开放。

(张乐的这幅画)
标题:亦期待亦纠结
地址:http://www.cwtstour.com/ccxw/14319.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