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189字,读完约3分钟
去年政府工作报告在描述互联网金融发展时,用了“一股新生力量突然崛起”的表述,并提出在2015年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的健康发展。在这两次会议上,金融界的代表就这个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人民银行昆明分行行长杨小平对记者表示,互联网金融正在悄然改变金融组织体系和金融服务模式,已经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互联网金融为资本需求者和资本提供者之间提供了不同于传统金融业的新渠道,带来了服务覆盖面的扩大和交易成本的降低,进一步提高了社会融资效率,尤其是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得到了更好的满足,对金融机构的转型发展和利率市场化改革起到了推动作用。

但是,应该注意的是,许多互联网金融机构来自互联网行业的跨国界,在风险识别和风险管理与控制方面存在不足。而且,这个行业在短时间内就爆炸式发展,其运作模式还不够成熟。随着业务规模的增长和机构间的跨境,会出现一些风险。同时,信息泄露、挪用网络资金、网络欺诈等安全问题也不容忽视。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商银行云南省分行行长徐海表示,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改变了传统的信息传播方式。对于金融业来说,它有效地解决了资金供求信息不对称的障碍,创造了一种新的金融服务模式。网络金融创新应着眼于网络经济的新形式,充分结合区位优势和发展特点,最大限度地支持实体经济的快速发展。

"差异化是互联网金融发展的趋势."徐海表示,以银行、保险、证券、基金等金融机构为主体,整合第三方支付公司、电子商务公司、互联网理财公司、网上贷款公司等新机构资源,为市场提供差异化金融服务。此外,基本的小企业将通过互联网处理,从而摆脱实体网点和成本限制,优化客户体验和扩大服务范围。这将更好地为广大中小客户服务,促进普惠金融和农村金融发展。

许多代表建议,互联网金融应以实体经济的需求为契机,通过规范有序的发展获得市场份额。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人民银行广州市分行行长王认为,信用报告和信用增级系统、资产证券化、流动性担保和网上身份识别等基础设施建设,对于互联网金融的创新和整合十分重要。没有上述基础设施,互联网金融很难成为一种全新的金融模式。因此,要充分发挥市场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加快互联网金融发展所依赖的基础设施建设。

同时,王表示,健康规范发展是互联网金融的命脉。在发展过程中,应避免产品设计和运营模式忽视现有法律法规的要求,进入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和非法集资的灰色地带。此外,不应过分强调互联网产品的客户体验,而应忽视对风险防范业务流程的关注,导致资金安全和信息泄露风险。

因此,有必要进一步规范互联网金融服务的发展。杨小平建议,在充分考虑互联网金融特点的基础上,加快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体系的建设,规范市场行为,严格界定业务界限,不得变相设立资金池。尽快建立和完善互联网金融监管机制。同时,建立互联网金融风险监控和预警机制,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标题:扬长避短 规范发展
地址:http://www.cwtstour.com/ccxw/14331.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