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795字,读完约2分钟
这是报纸新闻
2014年,贵州省委、省政府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支持毕节试验区全面深化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中国人民银行毕节中心支行认真落实相关安排,结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引导和督促金融机构加大农村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涉农信贷快速增长。试验区逐步形成了以农村信用社为主体、农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村镇银行为辅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2014年,上述机构设立了14个新网点,年底共有335个,平均每个乡镇1.38个。农村金融机构覆盖率达到100%。2014年,涉农贷款增加77.97亿元,同比增长22.41%,增加9.77亿元。

不断改善农村支付环境,解决农民退出问题。随着农村支付体系的不断完善,农民的取款困难问题明显缓解。2014年,辖区内金融机构新增5403个服务终端和8017个服务点,帮助农民取款,实现行政村全覆盖。手机银行发展迅速。2014年,新增手机银行用户68082个,交易总量241200笔,金额4.22亿元。

加快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缓解农民贷款问题。2014年,新建信用城镇19个,建立经济档案148.63万户,档案归档率99.87%,信用等级99.87万户,占档案等级93.24%。随着信贷环境的改善,不仅农民贷款更加容易,而且贷款成本也明显降低。2014年,辖区内信贷城镇共发放农民贷款32.84亿元,年末余额36.96亿元。按平均贷款利率比同类贷款低0.5个百分点计算,农民经济负担直接减轻1848万元。

推进农村金融产品创新,提高金融服务质量。试点地区的农村金融机构通过完善利率定价机制和服务方式,为人民群众提供便捷的金融服务。如金沙县农村信用社开发“诚信利率定价”产品,根据客户贡献、忠诚度和金融服务需求合理确定贷款利率;毕节和织金农村商业银行在基层配备“全能支付”客户,由信贷员携带到农村和家庭,为农民办理还款、银行间转账等服务。
标题:农村金融服务明显改善
地址:http://www.cwtstour.com/ccxw/14775.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