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413字,读完约4分钟
“义乌购平台的网上营业执照是中国第一批真正意义上的电子商务营业执照,将义乌购的信用体系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昨天,商品城董事长金(600415)告诉上海证券报记者。

昨天,依托全球最大的中小商品批发市场的网上营业执照在浙江义乌启动,10家网上商家在“义乌购”平台上拿到了电子商务行业的“金字招牌”。对于亿元电子商务平台“义乌购”,网上营业执照是“义乌购”后续发展的支点,也是小商品城实施“互联网加”战略的重要节点。

据报道,“义乌购”网上营业执照是网上营业场所的执照,自上而下与线下实体市场相关。网上业务行为可控制、可追溯,保证了电子商务交易信用体系的多方位控制,从而构建了一个以诚信为核心的网上网下一体化互联网电子商务平台。

“传统的营业执照是针对线下实体店的,认证和监管相对容易,但对电子商务企业实体的认证和监管一直是个问题。”义乌购总经理王建军向《上海证券报》表示,义乌购网上营业执照中的营业地址是义乌购账户,这是网上营业执照的核心,也是与传统营业执照的区别。该在线账户代表义乌购商户的营业场所。因为“义乌购”的账号将与线下实体店的地址关联,所以在线交易可以管理、控制和追溯。

这似乎只是一小步,但却可能是互联网电子商务发展史上的一大步。这意味着电子商务平台的网上经营实体首次被纳入国家行政管理层面。涉足互联网领域多年的王建军甚至认为这是中国电子商务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网上营业执照似乎只是网上经营实体的身份证,但意义重大。”小商品城董事长金表示,这是“义乌购”平台后续发展的重要基础。
“义乌购”独特的“电子商务+实体店+信用担保”模式,与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所揭示的“互联网加”战略不谋而合。事实上,商品城并不是“等待风来”。其在电子商务领域的探索已经进行了多年,直到2012年底,“义乌购”上线。截至2014年底,“义乌购”平台网上产品总量达到305万件,网站网上交易总量达到15亿元,通过“义乌购”网上查询实现的匹配交易量超过150亿元。

“我们正在走一条不同的电子商务之路。”王建军表示,商品城的核心资源是实体市场,以批发为主,零售为辅。因此,“义乌购”的核心是线上线下的整合,而不是简单的将商家转移到电子商务平台,最终形成“义乌购”的b2r模式。一方面,网上营业执照的发放,使得“义乌购”的信用监管体系更加稳固,也给网上商家带来了实际的便利,为“义乌购”新衍生服务的后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义乌购”的愿景当然不仅限于义乌购市场的商家。2014年初,“义乌购”启动了全球“联合计划”方案,为合作伙伴建立专业的市场电子商务网站,与义乌购市场对接,实现全国专业市场物流和信息流的互联互通,加快商品流通速度,减少中间环节。据了解,目前,“义乌购”已签约40多个专业市场,其海外市场签约合作也已扩展到澳大利亚、日本、俄罗斯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毕竟,实体市场是基础。”金对说道。

在金看来,无论是从线下市场到网上“义乌购”的电子商务飞跃,还是“联合计划”,还是“义乌购”网上营业执照的首次推出,都是小商品城践行“互联网加”之路的重要节点。“小商品城是义乌经济的缩影,是中国经济的缩影;“义乌购”是“互联网+”的缩影,“互联网+”是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缩影。金方平表示,小商品城的目标是打造覆盖全国乃至全球的“蛛网”市场平台,跨越时间空,巩固“实体+电子商务+信用担保”的“义乌购”电子商务模式,引领中国商贸的未来。
标题:“义乌购”网商监管破冰 小商品城战略扬帆
地址:http://www.cwtstour.com/ccxw/14860.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