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197字,读完约5分钟

3月18日,欣彦股份有限公司、中原内沛股份有限公司和大港股份有限公司宣布进入军工行业。在军民融合发展成为国家战略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将目光投向了军工行业,掀起了“人民参军”的热潮。

上市公司掀起“民参军”热潮

据《中国证券报》记者报道,自今年年初以来,包括恒天天鹅、东方通、季承电子在内的17家公司已经进入军工概念,其“参军”的方式多种多样。主要途径包括收购军工企业、获得军工生产资质和设立军工基金。

上市公司掀起“民参军”热潮

国防和民用技术的融合

最近,有关国家领导人强调,“国防和民用技术一体化的发展应升级为国家战略”,国防和民用技术一体化的深入实施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市场预测,国防和民用技术的整合有望成为未来军事改革的主线。

上市公司掀起“民参军”热潮

国防科工委副主任徐占斌在3月11日举行的国防与民用技术集成发展研讨会上表示,要在国防与民用技术集成中推进国防科技工业的深度发展。特别是,有人提到,要改变这一概念,组成不应再由出生决定,军队和人民之间的划分应与承担的具体任务区分开来;必须创新管理方法,改变过度依赖行政手段管理的方式;实施扶持政策,促进投资政策的平等待遇;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让各类市场主体平等参与竞争。

上市公司掀起“民参军”热潮

国防科技局近日宣布,探月工程将向社会资本开放,鼓励社会资本和企业参与嫦娥四号任务。两会前召开的2015年国防科技工业民用军工产品支撑工作会议,也提出要完成“十三五”军工产品支撑计划的编制,积极推进国防科技与民用技术融合的深入发展,全面提升民用单位管理水平。

上市公司掀起“民参军”热潮

去年,总装备部出台了一系列措施,如简化军事市场准入程序、建立采购信息交流机制等。,引导民营企业参与军事装备建设,加快发展军民融合技术。2014年11月,总参谋部向社会公开发布108项军事需求,公开征集当地优势资源参与军事训练领域先进技术和产品的研发。这一次,中央政府又一次把国防和民用技术的结合提到了国家战略的高度,“人民参军”成了大势所趋。

上市公司掀起“民参军”热潮

“参军”三条路

3月18日,欣彦股份有限公司披露了其重组计划,并计划斥资36.4亿元人民币收购军事企业明日航天,该企业已进行了跨境并购。

明日航空主要从事航空空航空航天飞行器结构部件减重工程和零部件制造服务的应用和开发,是中国众多航空空航空航天企业的配套零部件制造服务提供商。

上市公司掀起“民参军”热潮

欣彦股份有限公司原主营业务为农业机械制造,收购欣彦股份有限公司完成了传统农业机械产业向现代军工制造业的升级。该公司表示,将积极抓住国家航空空航天军工快速发展的有利时机,进一步向航空空航天军工拓展。

上市公司掀起“民参军”热潮

同一天,中原内沛、大港控股有限公司宣布被批准为三级保密资格单位。虽然他们仍然需要获得武器装备研究和生产许可证才能正式批量生产,这意味着两家公司已经获得了军工行业的入场券。

上市公司掀起“民参军”热潮

中原内配是全球最大的发动机缸套oem供应商。今年2月,中原内配与英国工业集团GKN签署协议,成立中原GKN缸套有限公司,主要生产和销售大直径缸套。

大港公司最初的主营业务是房地产。2013年,公司引进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成立控股子公司中科大港激光技术有限公司,进入军用激光测距行业。

随着国防和民用技术一体化的热潮,许多上市公司开始向军工概念靠拢,以实现产业转型或提高价格。

据不完全统计,自今年年初以来,包括横田天鹅、东方通和季承电子在内的17家公司已经进入军工概念。上市公司涉足军工行业的方式有很多,主要有三种:一是通过并购或与科研机构合作,快速获得当地的技术优势。除了上述新的研究股之外,目前正计划重组的通达电力、恒天旺和卢生通信,都将通过收购军工企业进入军工行业。

上市公司掀起“民参军”热潮

其中,横田天鹅的交易对象是控股股东华讯方舟的军事通信及配套业务,卢生通信计划收购优质军工企业的股权,通达电力计划收购军用雷达制造商益威尔60%的股权。东南电网正与电子科技集团第54研究所携手,加强大型望远镜产品的联合R&D和制造能力。

上市公司掀起“民参军”热潮

第二,获得军事保密资格或军事命令。今年,东方通、大港、中原内沛获得军事保密资格,大港筑路机械、森源、天启、马龙环卫、宗申电力等多家公司成为军事物资采购和仓储供应商。

上市公司掀起“民参军”热潮

三是通过设立军工基金进行布局。季承电子、建瑞消防和和晶科技都宣布将设立军工基金,为公司在军工行业的产业发展寻找合适的投资和收购目标。

此外,横店东磁和西方材料等公司也在互动平台上表示,他们的产品已经或将进入军事领域。

有待解决的多重问题

近年来,国防和民用技术的结合取得了快速发展。据报道,目前中国拥有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证的企业约有1800家,其中包括500多家非公有制企业和70多家军转民上市公司。

上市公司掀起“民参军”热潮

虽然发展迅速,但在国防和民用技术的集成方面仍存在许多问题。国防大学经济研究中心教授蒋在接受《中国证券报》采访时表示,国防与民用技术集成体系仍处于“碎片化”状态,系统问题是制约国防与民用技术集成发展的主要问题。主要表现为:军民制度缺乏制度联系和整合;军民系统有自己的方式;各一体化领域之间缺乏全面协调;整合系统缺乏有效的垂直渗透。他强调,如果相关体制改革不能取得重大突破,就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当前军民分离的二元结构,国防和民用技术的融合将长期陷入“和而不同”的困境。

上市公司掀起“民参军”热潮

然而,深交所研究员沈志强也表示,在国防科技与民用科技融合的过程中,低端民营企业的趋势依然明显。在加入军队的私营企业中,近18%主要是军工产品,而大多数民用产品仍是主流,主要生产零部件和备件,涉及的关键系统很少,最终装配更是凤毛麟角。

标题:上市公司掀起“民参军”热潮

地址:http://www.cwtstour.com/ccxw/148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