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118字,读完约3分钟
2011年,索通未能登陆中小板。最近,它两次突破ipo,再次失败。从证监会提出的核心问题来看,索通发展与酒钢集团在采购和销售环节存在大量关联交易,其业务独立性受到质疑。

中国证监会网站18日晚披露,根据当天召开的主板董事会会议,索通发展的ipo申请未获批准。索通的ipo计划已经不是第一次受挫了。早在2011年,该公司就预计将登陆中小企业板块

回顾索通发展2014年8月提交的招股说明书,自2003年成立以来,公司主要以预焙阳极为主要产品,主要用于电解铝生产。此次,公司计划发行6020万股股票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首次公开发行募集资金将投资于“嘉峪关索通预焙阳极有限公司年产25万吨预焙阳极项目”和“R&D中心建设项目”。这两大项目与公司2011年ipo计划的融资投资相同。

值得一提的是,索通发展首次公开募股的预披露材料一经公布,各方都受到了质疑。据一些媒体报道,公司收入和净利润的趋势并不匹配,在原来的大客户破产后,被关联方“挽救”成为最大客户,存在诸多疑虑。

对于索通发展ipo被拒绝一事,独立选举委员会认为公司存在两大问题:一是要求保荐代表人向酒钢集团下属的甘肃东兴铝业有限公司出售预焙阳极,并在报告期内结合索通发展向酒钢集团及其下属企业购买原材料和电能,并说明这些关联交易对公司独立性影响的验证情况。

记者查看了预先披露的材料,发现2013年,索通发展的原重要客户ormet(美国Omate铝业公司)和aldel(荷兰Adel铝业公司)分别向法院提出破产申请。随后,关联方甘肃东兴铝业有限公司迅速成为公司2013年和2014年上半年的最大客户,销售额分别占当期销售额的34.59%和45.43%。2012年,东兴铝业甚至没有出现在索通发展的十大客户名单中。

独立选举委员会成员提出的第二个问题是,要求发起人代表解释索通开发项目报告期内生产预焙阳极所需的单位电力成本发生巨大变化的原因。
根据招股说明书,索通开发生产预焙阳极所需的能源主要是天然气、电力等。其中电力成本逐年大幅增加。在2011年、2012年、2013年和2014年上半年,公司的平均电力成本分别为0.37元/千瓦时、0.45元/千瓦时、0.49元/千瓦时和0.35元/千瓦时。此外,在2013年和2014年上半年,公司从其关联方九钢集团购买了电力等能源,九钢集团也是公司的第二大供应商。因此,或基于相关方的背景,监管当局对公司电力成本的剧烈变化提出了质疑。

业内人士指出,由于关联交易容易导致缺乏独立性,因此一直是监管者关注的焦点。相反,索通发展无论是重要客户还是供应商,都与公司有关系。在独立性受到质疑的背景下,公司的首次公开发行是否被拒绝是无可争议的。
标题:索通发展二度IPO折戟
地址:http://www.cwtstour.com/ccxw/14912.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