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960字,读完约2分钟
中国支付清算协会副秘书长马国光24日出席了由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主办的“2015中国支付金融峰会论坛”,他表示,随着支付清算行业的快速发展和新的市场元素的不断加入,迫切需要提供多元化的高效率和低成本的清算支持。

马国光表示,经过几年的发展,中国支付清算协会正面临着一个推广和发展的窗口。随着市场化的进一步推进,协会的下一步工作将集中在基于服务的自律上。

电子支付的兴起打破了时间和空的限制,也改变了金融形式和生活。随着电子支付的推进,新的支付模式不断创新,支付逐渐形成一个广泛而复杂的产业体系。据统计,2014年,全国非现金支付业务总量为675亿元,达到1700万亿元。

"在服务背后,在支付链中,这需要转移和清算的支持."马国光说。多年来,中国人民银行推出了一些银行间转账系统,为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提供了低成本、高效率的公共平台;为鼓励非现金支付机构的普及,中国人民银行批准成立中国银联,负责银行卡跨行应用,促进了中国多层次、多元化金融市场的发展。

马国光表示,支付清算服务市场面临的形势近年来发生了巨大变化。随着新的网上支付企业的出现、网上支付市场的创新和业务范围的扩大,以及商业银行直接银行等网络平台的建立和新的市场主体的不断参与,有必要为效率多元化和低成本清算提供支持。

从国际经验来看,目前美国、欧盟、日本等发达经济体已经建立并形成了一个全面、高效、公平的支付体系,系统运营商多元化但适度集中。马国光表示,这些市场的主要特点是支付系统类型多样,清算市场竞争相对开放高效,监管体系相对完善。

在国家大力发展“普惠金融”的背景下,支付也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马国光说,从支付的角度来看,这意味着所有银行将能够相互联系和沟通,支付资金的转移渠道将更加顺畅。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能将广大的支付消费者聚集在一起,有效地扩大消费。

马国光认为,在支付清算市场开放的大趋势下,应加强顶层设计,统筹中国支付清算体系,促进市场主体发展,加强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中国支付清算市场效率。

第二,坚持分类、差别化发展和公平原则。马国光表示:“清算网络的布局主要取决于市场实践和竞争,应该有一定的差异化定位。不同的清算网络系统有重叠服务,这非常有利于我国支付系统的安全运行;但是,清算的基本规则应当明确,以便创造一个公平的市场环境。”
标题:马国光:加强顶层设计 统筹规划支付清算体系
地址:http://www.cwtstour.com/ccxw/15269.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