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408字,读完约4分钟
规划说明
从前,农业银行被称为“退出农业、农村和农民领域的银行”。然而,近年来,中国农业银行在农业、农村和农民领域,特别是在县支行,提出了层出不穷的重大举措,奠定了更加坚实的基础。本期《农业黄金周刊》分别刊登了新疆和陕西的两篇报道,从支持农业生产和改善农村支付环境的角度向读者分享了中国农业银行在县支行的创新举措。

3月中旬,新疆阜康市上湖沟乡白洋河村传来好消息。李丹,这个村子的一个大粮食种植者,要去北京参加农业银行新的农业商业实体的金融培训课程。据悉,这是第一次邀请大型粮食种植者参加由农业银行组织的金融培训班。

新疆地域辽阔,发展现代规模农业具有独特优势。尤其是现在,正值早春,天山南北处处洋溢着春天的生机。不久前,记者一行来到阜康市上湖沟乡白洋河村。沿着路看,那是一片广阔而整洁的田野。

回顾去年秋天小麦的大丰收,粮食种植大户李丹不禁喜出望外,他种植了12000多亩小麦,平均亩产450多公斤,总产量5400多吨。创历史新高。何高兴地告诉记者:“近年来,春耕急需资金时,农行阜康市支行就像“及时雨”,总能及时解决我们的后顾之忧。可以说,没有农业银行的大力支持,我就没有办法致富。ABC值得成为我们大型粮食种植者的财政支持。”李丹兴奋地说道。

记者了解到,从2009年至今,李丹一直在大力发展粮食种植和生产。在中国农业银行累计1400万元贷款的支持下,种植面积从当年的2000亩迅速增长到现在的12000亩,累计销往全国的粮食超过16000吨,这离不开中国农业银行的大力支持和帮助。

在采访中,李丹还多次告诉记者,这一切都得益于良好的国家政策。他向记者简单介绍了一下:2009年至2014年,国家对他种粮的各种补贴,如良种补贴、小麦直补、综合补贴、农机购置补贴等,总计810多万元。国家农业补贴政策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有力地支持了农民的致富之路。

同时,为了发展农业生产,有效提高生产效率,李丹还率先在上湖沟乡组织成立了兴信农业专业合作社,对农业生产实行资金集中收购、集中耕种、统一销售、联合生产管理的经营模式。

此外,李丹还率先实施科技农业,积极联系新疆农业科学院、新疆班农等科技院校,聘请多名农业专家担任技术顾问,根据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选择优良品种,引进滴灌技术,实施滴灌施肥技术,不仅降低了成本,而且大幅度提高了产量,实现了现代农业科技生产。如今,这里土地规划整洁,农田水利生产设施和农业机械化齐全,农业机械化程度达到100%,现代农业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被阜康市人民政府命名为“高新技术农业示范基地”;被中国储备粮评为“绿色粮食订单农业基地”。

李丹说:“不久前,我从中国农业银行借了300万元。有了足够的资金保证,今年我对发展农业生产会更有信心。”在他的推动下,周边农民加大了粮食种植投入,扩大了粮食生产面积,对大型粮食种植户起到了带动和示范作用。

“近年来,农行不断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加大对农业的信贷支持,积极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适时推出了农村个人生产经营贷款、精品农户贷款、大型专业(家庭农场)贷款等一系列农业贷款。产品有效地满足了大型粮食种植者的资金需求。”中国农业银行阜康市分行行长李玉新说。

截至2014年底,中国农业银行阜康市支行向农户发放了5960多万元的优质贷款,贷款增速达到125%,有力地推动了当地大型专业农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生产经营实体的发展。
标题:天山脚下种粮大户的喜悦
地址:http://www.cwtstour.com/ccxw/15338.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