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233字,读完约3分钟
让我们从微观层面谈谈。
匡威是最早统治nba的企业品牌,50年代以后,阿迪达斯成为世界第一大体育企业品牌,但在美国nba的赛场上,匡威是当之无愧的霸主。 从多个当时的照片和视频可以看出,年轻时大部分nba选手都穿着匡威的鞋进行比赛。

匡威能在70年代之前指挥nba,我认为还有一个重要的理由。 因为当时的篮球运动没有今天这么强大的影响,所以当时领域的老大阿迪达斯也不重视这个市场。 这些因素为匡威的迅速发展创造了一个相对安逸的环境。

安逸的环境意味着缺乏强大的竞争,缺乏竞争意味着匡威的产品进步缓慢。 在nike进入nba赛场之前的几十年间,匡威篮球鞋也迅速进行了改良,但几乎没有质量的飞跃。 1982年耐克发售了搭载气垫技术的air force1篮球鞋。 当时匡威的产品与air force1相比,几乎没有科学技术含量。

耐克在80年代推出了划时代的产品,但匡威没有马上意识到危机。 因为在80年代,匡威拥有联盟中最牛叉的“大鸟”伯德和“魔术师”约翰逊作为代言人。 当时乔的助手才出茅庐,从他获得前三连冠到上神坛还需要几年,其强大的市场号召力还没有显现出来。 所以即使耐克拥有air force和之后的air jordan系列这款叉子产品,凭借伯德和约翰逊无与伦比的市场号召力,匡威的产品在80年代的很长一段时间里还是很受欢迎的。 因此,匡威的产品在90年代依然发展迅速,技术开发也不晚。

匡威正式发售能媲美nike气垫的react“气垫”技术是90年代初的事件。 听了名字大家可以想象,这个技术和耐克的气垫很像,只是把气体变成了液体,不换药而已。 react将匡威的产品提高了一个档次,但是这个技术不完善,“油垫”很容易就破了,早期的nike气垫也有同样的问题,但是nike最终找到了处理方法,但是匡威没能很好地处理这个问题,这也是匡威的死穴。 90年代末,匡威又推出了“氦气垫”技术,虽然仍然延续着耐克气垫的设计思路,但效果依然不佳。

整个90年代,领先nba的匡威一直在用跟进战术和nike玩。 而且,研发思路完全受限于耐克,结果越走错误的道路,产品开发的投入和收益率越不成比例。
另一方面,由于时间进入90年代,约翰逊因艾滋病宣布退役,伯德也进入职业生涯末期,风光不再,但90年代匡威新签的代言问题很重,罗德曼、斯普维尔等球场上有名的问题人物,也是负面的 这些因素彻底葬送了这个企业品牌。

2001年,匡威宣布破产,2003年被耐克收购。 被收购后,耐克将匡威转变为休闲时尚企业品牌,大大削弱了其运动属性。 另一方面,保存匡威的篮球系列作为自己的低端产品。 nike会选择有点潜力的选手以匡威企业品牌的名义签名,当天过后选手会晋升为nike或jordan企业品牌。 2003年,今天热火三巨头的两人,韦德和波什刚进入联盟时,穿着匡威的篮球鞋。 之后,波什代言了耐克,韦德代言了jordan系列。

匡威衰退的因素还有很多,这里只从产品和市场营销的角度谈。
标题:“从领域巨头到被耐克收购 匡威为何衰落?”
地址:http://www.cwtstour.com/ccxw/20165.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