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345字,读完约6分钟
新闻网北京11月19日新闻(记者刘天思) 11月18日下午,年未来科学大奖颁奖仪式在北京中国大酒店举行。 李家洋、袁隆平、张启发、马大、冯小明、周其林、林本坚7位科学家获得年未来科学大奖。 未来科学大奖的捐助者、督导委员会主席、科委委员、未来论坛理事及机构理事代表出席,与现场约2千名观众共同见证了“生命科学奖”、“物质科学奖”及“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的颁奖仪式。

未来论坛理事会轮值主席陈恂和未来科学大奖科学委员会轮值主席田刚相继致辞。 陈恂在开头的致辞中说,未来论坛的创立只有一个目标和需求。 那就是让中国所有的身体都拥有更多的科学精神。 “我们如果也能为此尽微薄之力,将感到无比荣幸。”田刚认为,未来科学大奖在推进基础研究、表彰优秀科学家、促进科学快速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意义。 希望通过这一激励示范效应,激发全社会对科学的热爱、对科学家的尊重,实现中国公民科学素养的提高。

之后,“生命科学奖”、“物质科学奖”、“数学和计算机科学奖”依次在近2千名观众的见证下颁发。
“生命科学奖”授予李家洋、袁隆平、张启发三位科学家。 他们在推进水稻产量可持续增长的“命题”下互惠互利,取得了重大成果。 他们的原创性事业对中国基础科学行业以及国计民生的巨大影响受到国际科学界的公认。

未来科学大奖科委委员董欣年宣读了“生命科学奖”的颁奖理由,与其他科委委员刘勇军、骆利群、饶毅、谢晓亮以及“生命科学奖”的捐赠人丁健、沈南鹏和张磊一起为李家洋、张启发颁发了获奖证书和奖杯。 由于身体原因,袁隆平教授没有到达仪式现场。 在视频中,袁隆平教授表示自己将未来科学大奖视为崇高的荣誉。 他认为科学家和公司之家集团发起的未来科学大奖,是对科学家工作的认可,具有很高的社会意义。

李家洋教授在获奖感言中感谢未来科学大奖科学委员会和捐助者的共同努力,铸就了中国科学界的这一盛事。 张启发表示要把荣誉归功于同事们的支持与合作,努力培养青年才俊,使高产优质水稻成为我国国家标志性的科技成果,为造福全人类做出更大的贡献。 三位科学家在致辞中表示,未来科学大奖能关注农业行业,特别是水稻这个细分行业,非常感动,这是科学界认可这几年中国水稻研究的。

“物质科学奖”授予了马大、冯小明、周其林三位科学家。 他们在发明新的催化剂和反应方面做出了创造性的贡献,他们为合成有机分子特别是药物分子提供了新途径。 马大的马氏体化反应、周其林的周氏手性螺纹环配位体和催化剂、冯小明的冯氏手性二氮氧配位体和催化剂在国际学术界和工业界得到广泛认可和应用。

未来科学大奖科委委员鲍哲南宣读了颁奖理由,与其他科委委员丁洪、毛淑德、余款权,以及“物质科学奖”的捐赠人邓锋、吴鹰、吴亚军和徐小平共同向3位科学家颁发了获奖证书和奖杯。

马耳他教授在获奖感言中感谢未来科学大奖营造了尊重科学、热爱科学的社会氛围,通过国际评审提高了中国科学家研究成果的国际认同度。 冯小明教授认为,未来科学大奖提供了一个更好地了解科学家工作,让科学家更好地展示自己成果的平台。 周其林教授回顾了第一位未来科学大奖评委田刚教授在电话中得知获奖消息时的兴奋,认为现在的社会为科学研究提供了更好的机会和条件,自身也具备了相应的能力,可以更好地进行科学研究。 周其林教授作为教育工作者,承诺将来为祖国培养越来越多的科学接班人。

林本坚博士获得了今年的“数学和计算机科学奖”。 林本坚博士通过突破性创新开拓的浸润式微小影系统的做法,持续扩展了纳米级集成电路制造,将摩尔定律延长到了多代。

未来科学大奖科委委员李凯宣读颁奖理由,与其他科委委员的激励书、舒其望、田刚、夏志宏以及“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的捐赠人丁磊、江南春、马化腾、王强将向林本坚博士颁发获奖证书和奖杯。

林本健博士在感谢的致辞中认为今天是科学的“大日子”,感谢科学大奖的评委能把这个奖颁给他。 林本坚博士认为,要取得公认的成绩有四个因素。 首先需要扎实的基本功。 其次是好奇心,需要好的主意。 最后,必须为社会做出积极的贡献。 在致辞中,林本坚博士就自己的学业时代和今天的科研环境的不同,认为现在青年科学家在研究上有了更好的条件,但相应地,有责任将我们国家建设更好、未来的科学大奖推向世界,成为世界大奖。

未来科学大奖寄托着科学的理想和希望,每一位科学家、每一位获得科学大奖的科学家都用荣誉诉说着同样的信念,推进科学精神。 未来科学大奖由未来论坛设立,目的是奖励在大中华区取得卓越科技成果的科学家,使科学家成为偶像,成为公众学习的典范。 已经3岁的未来科学大奖,面向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国科学家,让中国科学和中国科学家站在世界舞台的中央。 未来论坛秘书长武红在闭幕致辞中感谢了21位科学家委员会老师和大奖监督委员会、12位大奖捐助者、未来论坛的33位个人理事和7位机构理事。 年未来科学大奖颁奖仪式在约2千名现场观众的热烈掌声中顺利闭幕。

附件:
年未来科学大奖获得者
生命科学奖获得者
李家洋中国科学院遗传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
袁隆平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
张启发华中农业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
物质科学奖”获得者
马耳他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
冯小明四川大学化学学院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
周其林南开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
数学和计算机奖”获得者
林本坚台湾清华大学、台湾交通大学、台湾大学特聘讲座教授,清大-台湾层叠体电路制造联合研发中心主任
历代未来科学大奖获得者
年未来科学大奖
“生命科学奖”获得者吕煺明
“物质科学奖”获得者雪其坤
年未来科学大奖
“生命科学奖”获得者施一公
“物质科学奖”获得者潘建伟
“数学和计算机科学奖”获得者许晨阳
标题:“2018未来科学大奖颁奖典礼在京举行”
地址:http://www.cwtstour.com/ccxw/20898.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