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068字,读完约3分钟
国家统计局昨天公布了今年前两个月的主要经济指标。与去年同期相比,包括工业增长、固定资产投资和社会消费品总量在内的数据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反映出中国经济的整体内需依然疲软,稳增长压力依然很大。

数据显示,2015年前两个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6.8%,比2014年12月下降1.1个百分点。工业增加值增长率,即工业增长率,是反映一定时期内工业生产增减的指标。它与国内生产总值有很高的关联性,被认为是制定和调整经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的重要参考和依据。

除了工业增长下滑,数据显示,从需求方面来看,前两个月固定资产投资和消费并不强劲。1-2月,中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民)增速为13.9%,同比下降1.8个百分点。值得注意的是,在固定资产投资中,前两个月房地产开发投资实现了10.4%的名义同比增长,增速较去年全年仅下降0.1个百分点,增速保持相对稳定。然而,1月和2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较去年12月下降了1.2个百分点,仅为10.7%,表明春节期间的消费力相对较弱。

至于工业增长和固定资产投资的下降,机构普遍认为这主要是由当前市场的高实际利率造成的。虽然基础设施投资增速有所回升,但固定资产投资总体增速难以提高。至于消费下降,一些分析师认为,这是因为近两年来,网购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逐年飙升,在年底达到峰值,而今年年初是淡季。即使与去年同期相比有所增长,今年年初也会出现季节性下降。

-新闻解读
统计局:新的积极因素正在逐渐积累
面对前两个月的经济低迷,国家统计局官方网站昨天发表了一篇由郭同新署名的文章,称今年前两个月国民经济总体上延续了去年以来的放缓态势,下行压力较大,但新的积极因素正在逐步积累,因此有必要正确分析当前的经济形势。

郭同新的文章说,有必要看到经济运行缓慢,稳定和快速。1-2月,扣除价格因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际增长11.0%,比去年同期增长0.2个百分点。此外,出口增速也在加快。前两个月的增长率比去年12月高出5.4个百分点。消费价格基本稳定,就业形势总体稳定。

“我们还必须看到,经济增长放缓符合客观规律。”郭同新表示,经济增长放缓是在“三相叠加”影响继续深化的情况下发生的,这符合新常态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客观规律,也符合一国经济进入中高收入阶段后增长率下降的普遍规律。

郭同新认为,经济结构正在发生深刻变化,新主题正在形成,新形式正在出现,新动力正在孕育。“中国经济仍有很大的弹性、潜力和回旋余地,前景是光明的。”尽管各机构对经济前景相对悲观,但官员们仍表示乐观。
标题:前两月经济增长指标回落 房地产投资增速基本平稳
地址:http://www.cwtstour.com/ccxw/14353.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