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104字,读完约3分钟

今天的食品消费市场是一个现代科技的生产和销售过程。由于生产规模大,消费渠道快,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就会造成大量的受害者,甚至引发群体性事件。面对不断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除了加强监管、加大处罚力度外,我们如何进一步保护消费者的食品安全权益?笔者认为,建立食品安全强制责任保险迫在眉睫。

食责险亟须贴上“强制”标签

从目前情况看,我国实施强制责任保险面临诸多困难。与西方发达国家的食品安全风险不同,我国许多食品安全事件面临的道德风险大于市场风险。目前,除台湾外,世界上没有任何国家或地区对食品安全强制责任保险有特别规定。许多发达国家通过法律和监管的双重压力,依据产品责任法等法律法规,运用保险等市场手段,履行风险保护和赔偿义务。值得一提的是,企业投保了产品责任保险、产品召回保险或产品污染保险,这些都不是法律明确规定的强制性行为,而是企业自身转嫁责任风险的自发选择。因此,目前还没有可供借鉴的国际经验和成熟做法,我国实施强制性食品安全责任保险所需基础数据的积累还很薄弱。

食责险亟须贴上“强制”标签

此外,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地区发展不平衡,不同地区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差异巨大,在食品安全责任风险评估、被保险食品类型、承保方式、费率确定、风险管理和保险索赔、诉讼程序干预等诸多技术环节的设计和推广存在诸多困难。

食责险亟须贴上“强制”标签

食品安全责任强制保险之所以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始于2006年三鹿奶粉事件。这起事件不仅直接导致三鹿集团旗下22家责任企业破产,3万多名员工失业,还导致29万多名儿童因食用问题奶粉而出现泌尿系统异常。去年,伏羲的“过期肉”事件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显然,这次事件是又一次恶劣事件,不是自然灾害,而是人为灾难。因此,如果有强制性的食品安全责任保险制度,一旦发生事故,保险公司可以及时为受害者提供赔偿,有效分担企业的经营风险。

食责险亟须贴上“强制”标签

事实上,风险分散和损失补偿是保险的重要功能。有鉴于此,公众期待着强制责任保险制度的早日出台。在实施食品安全强制责任保险时,一旦发生食品安全事故,一方面保险公司的善后工作将有助于减少损害范围。保险公司是专业的风险管理公司,它不仅可以通过设计保险条款参与企业管理,帮助企业提前控制风险,还可以组织和调动各种资源处理事故后的事故,从而避免造成更大的损失;另一方面,这也将有助于消费者重建对食品市场的信心,促进中国食品工业的发展。

食责险亟须贴上“强制”标签

笔者认为,强制性食品安全保险制度的功能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它能够保护消费者的权益,保证消费者的索赔能够得到落实。其次,食品生产企业承担的风险可以分散。第三,它可以减轻政府的财政负担,也使政府能够集中精力组织救援、惩罚受害者和帮助受害者获得赔偿,而不是承担赔偿责任。此外,保险还可以促进食品企业的安全管理。

标题:食责险亟须贴上“强制”标签

地址:http://www.cwtstour.com/ccxw/147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