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881字,读完约5分钟
最近,除了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报价000651,求医问药)外,360、乐视等公司也公布了手机上市时间表。更令人惊讶的是,疯狂英语的李阳也用他疯狂的手机出现在公众面前。

智能手机市场很热
落后品牌的机会不多
手机圈变得越来越活跃,突然间呈现出全国手机热的大场景。手机的门槛低到任何人都能做到吗?
“手机市场的门槛似乎很低,任何人都可以做到,但新品牌的机会实际上并不多。过去五年,只有小米家族能够进入中国市场的主流。”中国移动联盟秘书长王艳辉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

曾经,手机是一个只有传统手机制造商如中国酷派联盟参与的游戏。然而,随着小米手机的成功,网络手机品牌如哈默和一加相继出现。
不可否认,全球智能机器市场正处于快速增长时期。根据idc的报告,2014年全球智能手机市场达到近13亿部。根据市场研究公司icinsights发布的最新“2015年ic市场驱动报告”,到2015年,全球手机用户数量将首次超过全球总人口。到那时,全球人口将超过74亿,而手机用户总数将略高于75亿。手机用户数是指特定时间点的手机服务用户数。

最新预测数据显示,2015年,全球智能手机用户数量将达到19.1亿,首次超过全球人口的十分之一;到2016年,该指数将增长12.6%,达到21.6亿;到2018年,全球三分之一的消费者将是智能手机用户,总人数将超过25.6亿。

智能手机行业似乎将继续火爆。但即便如此,手机市场也不是每个人都能轻易扭转的。
根据2014年中国智能手机销量排名,苹果、三星、华为、小米、酷派(Coolpad)、联想、中兴等制造商稳稳地走在了销售的前列。排名从高到低依次为:小米(60.8,每百万台)、三星(58.4)、联想(47.3)、苹果(46.6,包括平行进口)、华为(41.3)、酷派(40.1)、维沃(27.3)、oppo(25.5)、中兴。其他品牌的总份额为4050万台,市场份额低于10%。

显然,市场留给后来者的机会不多,尤其是在供应链中不占主导地位的新型互联网手机。由于供应链问题,甚至像华为这样的传统手机制造商也没有足够的生产能力。

抓住移动互联网门户
巨人制造了手机
在市场竞争如此激烈的情况下,巨头们仍想生产手机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苹果公司中国区研究总监汪洋在接受《证券日报》采访时表示,手机是移动互联网的硬件入口,所以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业务与手机相匹配。在未来,我们也可以讲述建立一个智能终端和智能家居的互联网生态系统的故事。最好的说法是战略布局,最坏的说法是给投资者讲故事。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智能手机不再是手机,所以把它比作成人的“器官”并不过分。

对于传统家电制造商格力来说,智能手机的推出显然不是为了和雷军赌一把,而是为了在智能家居时代早早布局。
360董事长周在发给全体员工的内部邮件中解释道:“你为什么要生产手机?”他说:“如果我们想在移动互联网上制造终极安全,我们必须制造我们自己的移动电话,这样我们就可以深深地介入操作系统的底层。在此基础上,我们将构建真正的手机安全,实现用户需求的安全感。”

从乐视日前曝光的一张超级手机图片来看,这种全金属无边框设计的确与之前的传言一致。此前,有消息透露,乐视的手机不仅要在手机硬件配置上超越苹果,更重要的是其用户生态系统(eui)。据新闻报道,eui是一个基于LeEco Ecology的人机操作系统,它是一个跨终端神经中心的云、多屏幕和一致的多屏幕。乐视董事长贾月亭认为,eui重新定义了手机的ui系统,使手机从智能时代进入生态时代。

综上所述,乐视的手机显然瞄准了移动互联网和智能家居生态系统的入口。
互联网手机上的传统制造商
嘈杂的冲浪很难促进工业发展
不管每个家庭制造手机的目的是什么,互联网手机的模式仍然是小米模式。
对于互联网手机公司,传统手机制造商的业内人士坦言,“我个人对互联网手机并不乐观,不是我自己,而是在传统手机公司。中国互联网本身的噪音可能会吸引人们的注意力,但他们很难真正推动手机行业的发展。当然,我们应该看看对互联网的理解。我对互联网的印象包括360和小米。也许他们会成功,但他们不会因为手机而成功,而是因为他们背后的资本。当然,他们的营销和用户体验挖掘值得学习。”

然而,互联网手机公司并不这么看。在手机行业的激烈竞争中,进入手机市场的巨头们依然充满激情。周承认:“我只相信网上冲浪,没有人能永远站在前列。现在做手机是一场规模战争。只要你有成熟的产品设计和供应链,如硬件制造商,可控的成本和稳定的质量,互联网公司不断创新的用户体验,为什么不成功?”
标题:巨头做手机拼抢移动互联入口 手机陷入“故事战”
地址:http://www.cwtstour.com/ccxw/15088.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