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305字,读完约6分钟
“你贴了一张贴纸,我贴了钱,还有1元贴了一张贴纸保险空出生了”。产品发布会后不到10天,被车主强烈反映、各方争议的“标贴保险”就上了中国保监会官方网站的头条,三天后被“叫停”。

3月20日,中国保监会官方网站发布了《防范“粘保”风险提示》(以下简称“风险提示”),称“粘保”为违反社会公共秩序和良好习惯的违法行为提供赔偿。这不符合保险原则。相关机构和人员涉嫌非法经营保险业务,消费者应注意防范风险。”3月23日下午,“卡贴保险”产品页面显示“应有关部门要求已下架”。

众所周知,任何事物的创新都蕴含着深不可测的潜力,充满着难以想象的困难,网络保险的创新也不例外。一方面,监管当局一再表示支持发展网络保险。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还要求“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另一方面,当保险机构急于尝试时,他们只能边想边改进,“摸着石头过河”。

“标贴保险”的创新是有争议的
3月21日中午,针对中国保监会发布的风险警示,安科车险在产品页面上增加了“卡贴保险”的说明,明确指出:“卡贴保险不是保险产品,而是安科车险提供的保险类服务。作为一个销售平台,ok车险不属于任何一家保险公司”,并给出了中国保监会的风险预警链接。

3月22日,ok汽车保险发布了“关于粘性保险,ok汽车保险有话要说”,称这项服务的名称是“保险”,以方便用户了解这样的应急服务。事实上,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应急服务。例如,车主熟悉的“道路救援服务”只有在发生故障等事故时才会激活,否则,许多电子产品和汽车的延长保修也是由第三方服务机构针对产品质量问题提供的。

对于一些人对这项服务的合法性和合理性的质疑,ok汽车保险的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齐石坦言,与违法行为相关的保险赔偿在保险业并不少见。如果车辆被盗、被撞、被擦等违章停车造成的损失,保险公司会做出正常的索赔;第三方责任保险也适用于超速和闯红灯造成的碰撞事故;如果罪犯在服刑期间自然死亡或意外死亡,他们的受益人仍然可以从保险公司获得死亡保险金。

“我们充分认识并积极推广安全驾驶的理念。”齐石进一步透露,“标贴保险”对首次购车的车主采取“无罪推定”;对于非首次购车者,价格是根据他们的历史补偿频率确定的,最高价格是99元,这需要支付代理费,这不能再称为鼓励,而是惩罚。同时,只要车主在接下来的一年里没有违规,车价将自动回落到18元,这体现了对贴车贴的好车车主的关心,同时也惩罚和教育了不好的车主。

掌握规模需要更多的智慧
事实上,这并不是中国保监会第一次对网络保险创新出示“红牌”。此前,“烟雾保险”、“彩票保险”和“世界杯遗憾保险”都已停办。
为保护保险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加强产品监管,中国保监会去年6月发布了《关于规范财产保险公司保险产品开发和销售的紧急通知》,要求保险公司严格遵守《保险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产品开发应遵循保险原则;保险产品费率应科学合理确定;开发的保险产品应当尊重社会公德,保险产品的命名应当明确,与保险责任密切相关,不得以引起消费者注意为目的进行恶意炒作;在销售保险产品过程中,不得以欺骗、隐瞒或者诱导的方式对保险产品进行误导性宣传或者解释。

对此,咨询智能保险推荐平台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吴军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直言不讳地表示:“造成这种保险创新纠结的原因,不是缺乏可以用来评估定价的历史数据,而是很难界定它是“创新”还是“噱头”,是保险还是赌博,以及如何把握规模和与监管部门沟通。这需要更多的智慧,而不是市场开发。”

然而,互联网保险的快速发展对业内和业外人士来说都是显而易见的。根据中国保监会办公厅近日发布的《2014年网络保险业发展态势分析》(以下简称《分析》),2014年,网络保险实现保费总收入858.9亿元,同比增长195%,远高于同期全国电子商务水平。同比增长20%左右;互联网渠道保费占保费总收入的比重从2013年的1.7%上升至4.2%,对全行业保费增长的贡献率达到18.9%,同比增长8.2个百分点,成为推动保费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截至2014年,全行业共有85家保险公司经营网络保险业务。

整个客户体验需要优化
《分析》还指出,目前我国网络保险的主要类型是标准化产品,如车险、万能险和短期意外险,同质化严重。网络保险产品的碎片化明显,难以满足客户需求,形式复杂的保险责任需要进一步分解。此外,虽然保险公司长期以来一直在尝试将渠道网络化,但大多数公司只是将其服务流程电子化和网络化,从客户需求和便利性的角度来看,仍然迫切需要加强线上线下资源的整合。如何最大限度地实现网上保险服务,遵循网络运营的规律,适应客户的网上消费习惯,值得业界深入思考。

针对目前中国保险公司仅利用互联网作为销售渠道的问题,吴军直言不讳地表示,该渠道不仅是保险产品的销售者,也是保险产品的直接需求者和创造者,甚至参与研发和未来市场利益的划分,即保险产品众筹。

在产品研发方面,保险机构应关注产品创新的起点,以优化用户体验,并注重在理解、接触、获取和使用保险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中转变流程和用户访问路径。然而,必须提到的是,保险业互联网保险创新的痛点是缺乏消费信贷等前端数据,而消费信贷是大数据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外,保险机构也可以考虑横向跨境,以客户为中心,并纳入更多的健康和金融因素。

值得注意的是,吴军还表示,由于网上保险还是一个新生事物,目前还不清楚监管部门应该事先监督,但他们应该与保险机构一起认真尝试。中国保监会的主要任务是在发展行业的同时控制市场中的问题。因此,促进和支持保险利用互联网的政策在未来将变得越来越开放。
标题:互联网保险应界定好“创新”与“噱头”
地址:http://www.cwtstour.com/ccxw/15201.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