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952字,读完约2分钟

在周六举行的2015中国(杭州)财富管理论坛上,中国证监会主席助理张玉军表示,中国社会财富增长迅速,财富管理行业正处于创新发展的重要机遇期。

根据瑞士信贷的数据,截至2014年6月,中国家庭财富总额达到22.2万亿美元,成年人人均财富从2000年的5670美元增加到21300美元。对于如何管理大量仍在快速增长的社会财富,芝加哥期权交易所高级董事总经理郑学勤认为,保护财富是财富管理的首要职能,未经风险管理的财产不能称为财富。"美国的财富管理就是如何保护你的财富."

业内热议新常态下财富保护之法

“保护财富”既是海外的启示,也是国内的共识。中国期货业协会会长刘志超指出:“创造财富非常重要,同时,进行风险管理和保护财富也非常重要。”新常态下,经济发展的结构性矛盾和风险逐渐凸显,各种经济实体对财富风险管理的需求日益迫切。作为价格发现和风险管理的最重要市场,期货和衍生品市场在财富风险管理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业内热议新常态下财富保护之法

郑学勤说:“美国和中国最大的区别在于,它有很多产品,既有现场产品,也有非现场产品,而且可以把各种资产放在一起。”与中国目前的情况相比,期货及衍生产品市场仅上市了48种商品期货和3种金融期货,品种的数量和结构远远不能满足各经济体对财富风险管理的需求。

业内热议新常态下财富保护之法

刘志超建议,下一阶段应进一步扩大市场广度,继续推出大宗资源产品期货品种,开发商品期权、商品指数和碳排放等交易工具,逐步丰富金融期货和衍生品品种体系。同时,要进一步提升市场深度,不断优化市场套期保值和套利交易等相关制度,加大机构投资者的引进力度,改善期货和衍生品市场参与者的构成,提升市场风险管理功能。

业内热议新常态下财富保护之法

加快场外衍生品市场建设,满足实体企业个性化理财需求。

“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6月,全球场外衍生品的名义头寸总额为691万亿美元,约为市场持仓量的9.5倍。总的来说,中国场外衍生品市场的规模远小于海外市场,也远小于中国场内市场。”

业内热议新常态下财富保护之法

刘志超表示,场外衍生品市场可以弥补场外市场交易目标单一、缺乏灵活性的缺陷,提高期货和衍生品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更好地满足客户个性化理财需求。因此,下一步应加快场外衍生品市场建设,支持期货经营机构开展期权、远期、掉期等场外衍生品交易,规范期货经营机构柜台业务发展,支持期货经营机构自主创建场外衍生品合约,进一步完善相关配套机制。

标题:业内热议新常态下财富保护之法

地址:http://www.cwtstour.com/ccxw/155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