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308字,读完约3分钟
在三部委联合发布的《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共建的愿景与行动》(以下简称《一带一路计划》)中,环保产业作为一个相互投资的领域,再次引起了业界的关注。

“事实上,我们最近几年一直有走出去收购一些环保企业的想法,我们的团队已经去过很多次了。现在如果有相应的配套规则,将大大促进我们的合作。”永清环保(300187,Quote,Consulting) (300187.sz)董事长刘正军对《中国商报》记者表示,该公司在“一带一路”一些发达国家的收购项目已进入最后谈判阶段,他希望相关配套规定能尽快落实,并期待着零关税、少管制、少壁垒等开放的投资政策。

“行动在战略层面和顶层结构上都有很强的导向性,它肯定会对中国的环保产业产生真正的推动作用。双方可以在各自的分部门、技术和成本方面进行合作。”刘正军告诉《中国商报》记者,他们经常去“一带一路”沿线地区看项目,与当地有很多互动。

“中国企业在环保工程建设领域具有成本优势,特别是在大气处理设备、工程和污水管网领域,类似脱硫、脱氮和除尘,成本低于欧洲等一些发达国家。”他认为,尽管单个发展中国家也有巨大的潜在市场,但它们对履行合同的能力和政策的稳定性有些担忧,因此它们更关注发达国家。

首创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曹(报价600008,咨询)(600008.sh)告诉记者,列入“一带一路”的国家都有非常先进的环保技术,如德国和芬兰;也有环保产业不发达的地区,如中亚和中东。“新旧问题复杂多样,处理区域性环境污染非常困难。局部地区早已超出环境承载能力,需要下大力气进行治理和修复。”

他说,先锋集团一直在开拓东亚和东南亚国家和地区的水和固体废物处理市场,在新加坡、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推动水和废物处理设施的投资和建设,并在越南、老挝、柬埔寨、泰国和缅甸等东南亚国家探索环境产业市场的投资机会。

曹认为,中国环保产业在工程技术出口方面会有更多的成就。“以中国城市垃圾处理技术为例,由于地域差异巨大等原因,中国在这一技术上具有后发优势,融合了许多国家在垃圾处理领域的技术专长,未来将进入国际市场。强大的竞争力。”

“目前,马来西亚、印尼、东南亚等地的一些市政环保企业已经有了初步布局。一些上市公司如北京企业和桑德将在这方面发展。”e20研究院工业研究院执行院长薛涛告诉记者,中国企业在一些市政基础设施的投资和工程能力方面具有优势,如污水处理厂管网建设和运营、垃圾处理厂等领域,其成本和运营能力与高铁相当,高铁已经具有比较优势。然而,在工业治理领域,由于技术水平等因素,这可能需要一些时间。

“中国市政部门具有高度的行业集中度、较强的国际化能力、众多的人才、对金融的熟悉程度以及较高的国际化程度。我们控制工业污染的环境保护和设备制造公司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因此,国际化也需要一段时间的国际能力培训。”薛涛说道。

据中华全国工商联环境服务商会向记者提供的一份文件显示,我国的炉排炉垃圾焚烧技术已经国产化,超滤膜水处理技术处于领先地位。在污水处理、中水利用、海水淡化、污泥处置、垃圾焚烧和烟气脱硫脱硝方面积累了丰富的建设和运行经验,拥有一整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装备。
标题:环保企业常到“一带一路”沿线看项目
地址:http://www.cwtstour.com/ccxw/15513.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