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449字,读完约6分钟

解读新电力改革:让供需双方相遇

新的电力改革计划的第9号文件已经发布。除了输配电网络,其他竞争环节将逐步向社会释放

新的电力改革计划,但在她向我们走来之前,我们打了一千次电话,催促了一千次。《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钟发[2015]9号)近日正式发布,被称为新的电力改革方案。

新电改解读:让供需双方见面 开放售电端是亮点

从2002年的五号文件到最近的九号文件,权力改革已经浪费了13年。

国家发改委电力改革负责人表示,新的电力改革方案将激发市场活力,除输配电网外的其他竞争环节将逐步向社会公布。

原国家发改委副主任邵炳仁在博鳌亚洲论坛上表示,刚刚宣布的电力改革方案实际上是一个折中方案,只是放开了售电终端,输配电没有分开。电网将买卖电力,这必然是一种垄断。

新电改解读:让供需双方见面 开放售电端是亮点

新的电力改革的结果是什么?

对此,《新京报》记者采访了国家发改委电力体制改革专家咨询组专家、原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所长周,国家发改委电力体制改革专家咨询组专家、华北电力大学教授,中国能源网首席信息官韩小平, 和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吴江分析了新的电力改革计划。 专家表示,9号文件最大的亮点是“开放售电终端”,以满足供需双方的需求。

新电改解读:让供需双方见面 开放售电端是亮点

[背景]

新的电力改革是为了解决新的问题

新京报:目前电力行业遇到了什么问题?改革中应该处理哪些问题?

曾鸣:2002年,国务院发布第5号文件,13年过去了。根据5号文件,我们只是将工厂与网络分开,并没有完成主辅分离,基本上没有做输配电分离和网上竞价。电力行业存在的问题不仅是当时五号文件所面临的问题,也是13年后仍未解决的老问题。

新电改解读:让供需双方见面 开放售电端是亮点

周::2002年的主要问题是缺电,但新常态下,电力需求增速放缓,发电量普遍富裕,地方产能过剩。火电负荷率大幅下降,弃水弃风弃光现象时有发生,浪费电能6700亿千瓦时。

新电改解读:让供需双方见面 开放售电端是亮点

韩小平:现在遇到的一个瓶颈是,电网就像一个总卖方和总买方。所有发电企业都必须向电网供电,用户必须从电网购买电力。过去有一种现象,发电厂用手提箱寄钱给调度部门,以获得更多的发电,导致电力寻租。

新电改解读:让供需双方见面 开放售电端是亮点

弃风、弃光、弃水的现象,东北地区电力严重短缺(部分过剩电力无法输送到系统),部分地方高效机组无法运行。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发挥市场的作用。

新电改解读:让供需双方见面 开放售电端是亮点

吴江:垄断是最大的问题。电力市场改革和世界各地的电力调度都是独立的。前两项改革是为了解决基本的供给问题,但它们仍然徘徊在提高效率和打破垄断的大门之外。

新电改解读:让供需双方见面 开放售电端是亮点

[亮点]

“开放式销售”是最大的亮点

新京报:针对这些问题,此次改革的亮点是什么?

曾鸣:重点之一是控制中间。电力有四个环节:发电、输电、配电和消费。输配电被称为中间环节,以解决电网公司传统的盈利模式,并将其转变为国际公认的独立的输电价格模式。

新电改解读:让供需双方见面 开放售电端是亮点

韩小平:最大的亮点是打开售电端,让供需双方见面。现在,有五种类型的公司可以销售电力,包括电网公司的配电公司和能源服务公司,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优化资源配置。发电公司直接与用户沟通,电网公司只收取网络费。这样,供需双方可以综合考虑网络费用和供电结构,提高系统的稳定性,优化负荷,促进节能减排。

新电改解读:让供需双方见面 开放售电端是亮点

新京报:有人认为价格机制还没有理顺,开售电终端还为时过早。你怎么想呢?

曾鸣:我同意这个观点。电价是市场化的核心要素,价格必须走向市场。目前,价格机制尚未理顺,因此有必要“放开”三次,政府将移交定价权,使价格能够通过供需双方的交易形成。

新电改解读:让供需双方见面 开放售电端是亮点

韩小平:有道理。供求双方之间真正以市场为导向的交易平台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形成。许多用户没有专业知识,或者他们习惯于从电力公司购买电力。新的改革可能从大用户开始。越来越多的用户愿意通过电子商务和“互联网+”购买电力,形成新的交易平台,逐渐形成新的供求关系。

新电改解读:让供需双方见面 开放售电端是亮点

[争议]

在这个阶段,调度不应该是独立的

新京报:在这次电力改革中,建议建立一个相对独立的电力销售交易平台。你为什么强调相对独立性?

曾鸣:交易机构和调度的独立性原本在讨论范围之内。但是,经过多次讨论和反复论证,认为现阶段调度不应是独立的,调度应与电网合二为一。

根据输电价格的严格监管,改变差价的利润模式,失去低买高卖、追求增加售电量的电网公司,他们就不会想通过调度为自己谋利,也就没有必要让调度独立出去。

新电改解读:让供需双方见面 开放售电端是亮点

调度独立性会有很多弊端,如电网投资的协调性、规划性、运行维护性会下降,甚至影响电网运行的安全性。既然没有优点也有许多缺点,我们为什么要独立?

新电改解读:让供需双方见面 开放售电端是亮点

新京报:这次电力改革将如何影响能源结构的调整?

韩小平:这将促进能源结构的调整。燃煤发电便宜且有竞争力,但它污染了环境。只有增加燃煤发电的税费,增加燃煤发电的成本,清洁能源才能有市场。然而,水电是不稳定的,所以它需要燃气和电力来达到峰值负荷,而发展分布式能源是关键。所有这些都需要通过电力改革来保证,这样各种类型的能源可以相互替代,最终减少排放和成本。

新电改解读:让供需双方见面 开放售电端是亮点

[焦点]

不要用“分裂电网”来衡量改革的力度

新京报:2002年电力改革的重点是输配电分开和电网分裂,但这次似乎没有太多的反映。为什么?

周::当时的主要模式是英美电力改革模式,是一种理想化的市场状态的思想。现在回头看,英美自己的模式在当时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有很多人在没有分离的情况下做得很好,所以没有必要将传播和分配分开。

新电改解读:让供需双方见面 开放售电端是亮点

电力改革不是重新分配蛋糕的问题。在拆分国家电网时,有些人可能愿意拆分这块蛋糕,但这取决于系统中的矛盾能否得到解决,调度和效率能否得到优化。

新电改解读:让供需双方见面 开放售电端是亮点

曾鸣:通过是否分割电网来判断改革力度的想法是相对不专业的。根据世界各国的经验和中国的国情,经过反复论证和专题讨论,最终认为权力改革的基本路径应该是两头放开、中间监督。这不同于输配电分开,或者分裂电网,这被称为控制中间。

新电改解读:让供需双方见面 开放售电端是亮点

韩小平:电网太强了,这就是我们改革十多年没有推进的原因。此次改革释放的信号是,如果电网公司阻挠改革,将承担更高的代价,改革趋势不可逆转。这样,分裂与否就没什么意义了。

新电改解读:让供需双方见面 开放售电端是亮点

吴江:上次改革主要是解决厂网分开的问题,输配电分开十多年没有实现,这并不证明下一步就不应该走。垄断总是一个问题,分裂电网仍然是必要的。

标题:新电改解读:让供需双方见面 开放售电端是亮点

地址:http://www.cwtstour.com/ccxw/155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