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202字,读完约3分钟
新闻网成都2月14日新闻(记者贾宜超) 2月14日,农历正月7日,成都杜甫草堂举行了一年一度的“人日游草堂”祭祀。 此次活动至今已成功举办24届,是吸引市民和游客的文化大餐,也是诗歌盛会。

上午10时,在仪仗队领着梅枝缓缓走向大雅堂,主祭人分别完成净手、灌帛、献梅枝、诵祭文等环节后,现场群众在司仪的歌唱礼声中向诗人雕像三鞠躬,对诗圣杜甫

礼拜仪式结束后,马上举行了“人日游草堂”活动的另一个重要复制品——“草堂唱歌和”诗会。 今年的诗会更是发掘了《草堂唱和》以诗会友、诗传情的文化内涵,特别邀请了四川省杜甫学会的专家学者们、诗人、诗歌爱好者、成都市中小学代表以及外国留学生代表参加当天的活动,为观众奉献了精彩的新春诗会。

“人日”的由来:据说女性蜗牛创造,制造出鸡犬、猪、牛马等动物后,第7天就造出了人,所以这一天是人类的生日。 汉朝就有人的节日习俗。
宋以来,每年文人墨客来草堂祭奠诗圣杜甫。 在明清时期,这个节日流传得更广。 直到清代,人日祭杜才成为成都的一大习俗。 追溯其起源,也从杜甫和高适的友谊开始。 在杜甫的漫游中,我遇到过李白和高适两个大诗人,结下了真挚的友谊。 在杜甫流寓成都,高适在蜀州(崇州)创作刺史,经常帮助杜甫。 公元761年,高适在人日送诗《人日寄杜二拾遗》,表达对朋友的思念。 770年,漂浮在湖湘的杜甫有一天重读了高适的诗。 当时,高适已经去世,看到物伤,之后写了《追因高蜀州人日见寄》,以表哀悼。 从此,高杜人日的歌和故事成了诗坛的佳话。 咸丰年间,时任四川学政的何绍基在果州(南充)回成都的路上组成了以上对联。 他熟知高杜人日的歌曲和典故,到达蓉后特别住在郊区,等到初七人日,才进入草堂的问题与“锦水春风公占,草堂人日我回来”进行了对联。 这一连出,文人墨客竞相效仿,每年人日聚集草堂,挥笔吟诗,吊诗圣。 之后将成为成都人重要的文化生活。 辛亥革命以后,这个势利眼正在衰退,到1992年杜甫草堂博物馆最早倡导在弘扬民族优秀之前传播文化,恢复人日游草堂的活动,至今已成功举办24次。

“人日游草堂”活动历来传达民俗文化的优势,是诗歌文化,寻求雅俗共赏,现已富有古来流传的文化内涵,成为成都特色节日文化的盛宴。
据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介绍,2月8日至2月22日(大年初1~正月15日),四川广汉三星堆将举行“大祭祀”迎新活动。 活动名声很好,除了是再现几千年前古蜀新年祭祀仪式的“大祭祀”一环外,还设有“民俗艺术”、“唐卡艺术展”、“象群陈列艺术展”、“无形文化走廊”、“大型花卉气模展”等活动。
由四川经信委员会联合腾讯企业主办的“互联网+中国行.四川站”及“四川网络产业峰会”2月2日在成都举行。 “互联网+指数.四川篇”也同期发布,成都、攀枝花、绵阳3市位居前三。
四川省纪委2月3日公布,近日,四川省纪委对蓬溪县委原常务委员会、县纪委原书记赵捷进行了立案调查。
标题:“成都杜甫草堂举行一年一度的“人日游草堂”祭祀活动”
地址:http://www.cwtstour.com/ccxw/20418.html
